感悟“孝”道
“百善孝为先”。这段时间对于我,仿佛越来越懂了。
在学校,评选“孝老敬亲”好莲娃;暑假里,参加读书朗读大赛表演《木兰辞》;课堂上,品读“香九龄,能温席”感人故事;回故里,感受尊老爱幼传统风尚......一个“孝”字,逐渐在我心中生根发芽起来。
很庆幸,我出生在一个以孝道传承的家庭,“百善孝为先”的美好哲理,让我很小就有了人生的这种感悟和成熟,也懂得了对老人的孝道乃是人之常情,天经地义的。因为爸爸在部队工作,妈妈上班比较忙,每天我都会帮家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打扫卫生、收拾房间成了周末必修课。爷爷奶奶在农村,身体也不是很好,每年寒暑假,我都会主动提出回去看他们,并用自己平时积攒起来的零用钱买些好吃的东西给他们,讲学校的趣事逗他们开心。大人们都说,因为我,家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故事,让我至今难忘。一个年龄大约在30岁左右的小伙子为了圆母亲想爬黄山的梦想,背着年过七旬的老娘攀登在黄山的台阶上,累了就把母亲放下搀着老人家走一段。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登黄山都不那么容易,更何况还要背着一个百十斤体重的古稀老人,每步都踏在不足30公分的台阶上呢。这不就是“羊跪乳,鸦反哺”的生动写照吗!
可对于爸爸来说,尽孝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几年前,太姥爷身患重病去世,当时爸爸正在参加演习,因为任务需要无法回家参加葬礼。虽说家人都表示理解,爸爸似乎还因为“不孝”而一直自责到现在。
“百善孝为先”,这样的名言警句令我感触甚深,也让我渐渐长大。前段时间看《朗读者》,节目迎来了几名特殊嘉宾,他们是中国赴马里维和行动的解放军叔叔。当看到被战友扶着,一瘸一拐地走上舞台的战士司崇昶时,即使没有语言,也足以让所有人肃然起敬。这一次,听完他们的“告别”故事,无论是主持人董卿阿姨,还是“硬汉”演员张国强,还有在场的所有观众,都红了眼眶、留下了泪;这一次,他们和演员张国强一起,为牺牲的战士申亮亮的母亲杨秋花,朗诵了诗歌《等着我吧》。只是,这么孝顺懂事的申叔叔,却再也没有机会尽孝膝前。
爸爸告诉我:当国家需要一名战士的时候,就必须舍弃“小家”,奔赴大义。听到这,我的眼眶慢慢湿润,心渐渐被淹没。我终于明白:对军人而言,使命永远重于生命。忠应该是最大的孝吧。
那孝到底是什么呢?我一遍又一遍问着自己。孝是太阳,给人带来温暖;孝是大山,给人带来依靠;孝是宝石,是一笔财富。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屹立在世界东方的一张名片。黄香扇枕温席让父安眠是孝,木兰代父从军征战沙场也是孝。“百善孝为先”,我会把这句话当做自己的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孝心的孩子,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指导教师:沈亭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