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非遗传承发展成果展系列活动之——曲阜拓片专题展
6月28日,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我省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各公共文化保障法》。山东省文化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实施的《非遗传承发展成果展系列活动之——曲阜拓片专题展》在山东省文化馆二楼非遗传习厅展出。
碑帖拓制技艺是用纸和墨及拓制工具把石刻和古器物上的文字及花纹拓在纸上的技术,是保存文物资料、提供临写楷模的重要方法,已有 1000多年的历史。曲阜是我国碑帖三大产地之一,现有碑刻5000余块,以孔庙汉魏六朝碑刻为主,此次展览精选汉到清历代的碑刻原拓80余幅,涵盖了正、草、隶、篆等书体,采取作品悬挂和介绍、传承人现场表演互动的形式。旨在感受到传统技艺非遗项目的无穷魅力,为研究儒家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推动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深入健康开展。
《乙瑛碑》,全称《鲁相乙瑛请置孔庙百石卒史碑》。无额。隶书,18行,行40字。桓帝永兴元年(153年)立,碑在山东曲阜孔庙。 此拓本为故宫博物院藏明拓本,用墨沉细,字形丰厚清明,为"辟"字尚存本。每页,纵28.2cm,横14.6cm。有汪大燮观款一段及"赵氏书村珍藏金石"、"萧山朱氏所藏善本"等藏印多方。 此碑记司徒吴雄、司空赵戒以前鲁相乙瑛之言,乙瑛上书请于孔庙置百石卒史一人,执掌礼器庙祀之事。此碑结体方整,骨肉停匀,法度严谨,用笔方圆兼备,平正中有秀逸之气, 是汉隶成熟期的典型作品,属方整平正一路。历代书家对此碑赞誉甚多。清方朔云:"字字方正沉厚,亦足以称宗庙之美。"何绍基称此碑:"横翔捷出,开后来隽利一门,然肃穆之气自在。" 宋赵明诚《金石录》、明郭宗昌《金石史》、清翁方纲《两汉金石记》等书著录。
清杨守敬评:"是碑隶法实佳,翁覃溪(翁方纲)云:'骨肉匀适,情文流畅。'诚非溢美,但其波磔已开唐人庸俗一路。"这正讲出了该碑的微妙处。临写此碑要特别注意波画的"逆入平出",尤其是起笔处的逆势不能形迹外露。如"蚕头"的逆势形迹向上作侧锋外露,就流于了唐隶"蚕头"起笔侧露的庸俗风气。
《乙瑛碑》是汉隶中有数的逸品,字势开展,古朴浑厚,俯仰有致,向背分明。特别是后半段,采取笔杆倒向左侧的逆向行笔,使每一点画入木三分,扣的很紧,尤为高妙。《乙瑛碑》的结字看似规正,实则巧丽,字势向左右拓展。书风谨严素朴,为学汉隶的范本之一。----《古代碑帖鉴赏》费声骞

《孔宙碑》全称《汉泰山都尉孔宙碑》,碑主孔宙,是孔子的第18世孙,是大名鼎鼎的"建安七子"之一的北海太守孔融的父亲。碑文称颂孔宙,价值不是很大,但其书法精美,是汉隶中的精品。汉隶风格多样,许多人都对它们进行过分类。如朱彝尊分为方整、流丽、奇古三类;王澍分为古雅、方整、清瘦三类;康有为分为骏爽、疏宕、高浑、丰茂、华艳、虚和、凝整、秀韵等类。 《孔宙碑》属流丽疏宕一类。此碑文字结体端庄而飘逸,风度翩翩。清杨守敬跋此碑说:"波撆并出,八分正宗,无一字不飞动,仍无一字不规矩。"清朱彝尊说:"《孔宙碑》属流丽一派,书法纵逸飞动,神趣高妙。"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本汉》说:"《孔宙》《曹全》本是一家眷属,皆以风神逸宕胜。《孔庙》用笔旁出逶迤,极其势而去,如不欲还。"评价都极高。《孔庙碑》通高3.02米,宽1.07米,厚0.24碑圆首有穿。碑额题篆书两行十字,布于穿两侧,阴刻有"汉泰山都尉孔君之碑"九字。碑阳隶书十五行,行二十八字。今在山东曲阜孔庙同文门东。
《史晨碑》是中国东汉重要碑刻。在今山东曲阜孔庙内。东汉建宁二年 (169)立。高约1.83米,宽0.80米。无碑额。碑阳刻文17行,满行36字。碑阴刻文14行,满行36字。《史晨碑》 两面刻,碑通高二百零七点五厘米,碑身高一百七十三点五厘米,宽八十五厘米,厚二十二点五厘米,无碑额。前碑全称《鲁相史晨奏祀孔子庙碑》,刻于东汉建宁二年(169)三月。十七行,行三十六字。末行字原掩于石座中,旧拓多为三十五字,新拓恢复原貌三十六字,字径三点五厘米。碑文记载当时鲁相史晨及长史李谦奏祭祀孔子的奏章。后碑全称《鲁相史晨飨孔子庙碑》,刻于建宁元年(168)四月。十四行,行三十六至三十五字不等。此碑为东汉后期汉隶走向规范、成熟的典型。现存山东曲阜孔庙。
《礼器碑》中国东汉重要碑刻。全称"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又称"修孔子庙器碑"、"韩明府孔子庙碑"等。东汉永寿二年(156)立。现存山东曲阜孔庙。碑身高1.5米,宽0.73米,四面皆刻有文字。碑阳16行,满行36字,碑阴 3列,列17行;左侧3列,列4行,右侧4列,列4行。碑文记述鲁相韩敕修饰孔庙、增置各种礼器、吏民共同捐资立石以颂其德事。碑侧及碑阴刊刻捐资立石的官吏姓名及钱数。此碑是汉代隶书的重要代表作之一,金石家评价甚高。碑文字迹清劲秀雅,有一种肃穆而超然的神采。
《礼器碑》书法瘦劲宽绰,笔画刚健,用笔力注笔端,如干将莫邪,锋利无比。其结体寓欹侧于平正中,含疏秀二严密内,历来被奉为隶书极则。《礼器碑》的笔画瘦硬刚健,收笔转折多处方折,笔画较细而刀法及捺粗壮,构成强烈的视觉对比,而且多少带有一些和居延汉简书法相似的地方。但是它瘦不露骨,不伤于靡弱,显得很有力度。尤其是碑阳书法,更是精美绝伦。而碑侧和碑阴,因为记载捐助者的姓名和捐助钱数,显得要随意得多,大小疏密皆不经意,但反而有一种变化之美。和其他著名汉碑相比,它不同于《乙瑛碑》的俊美、《史晨碑》的古朴、《孔庙碑》的纵逸、《华山碑》的奇古、《衡方碑》的灵秀、《张迁碑》的方正、《曹全碑》的秀丽。《礼器碑》自有自己的风格在,这也正是它的成功之处。学习隶书,最宜以此碑入手。
非遗传承发展成果展系列活动已成功举办了两期,展出东昌府木版年画近百幅作品和潍坊风筝“老金鱼“等代表性作品100多件,参观人员达3万多名,提高了公众的保护意识,收到较好的社会效果。以后我们将分期分批选拔、更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进行宣传展示,欢迎社会各界前来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