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小手结万千 一根绳子万千“吉”
“蝴蝶是‘福叠’的谐音,每一个结都有寓意,所有的结都是‘吉’的象征。”济南市级非遗项目济南结艺传承人胡立华指着讲桌上摆满的一个个结艺作品对学生和家长们说道。7月22日,山东非遗传习大课堂第十八期——济南结艺在山东省文化馆如期举办,与往期不同的是,前来上课的学生们都有一位家长陪同,他们将共同完成钥匙链、手链、挂饰等结艺作品。
课堂上,胡立华从结艺的起源讲起,一直讲到现在人们喜爱的古风古韵配饰、挂件如何制作。在她看来,传统文化要融入现代生活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在讲桌上,耳坠、钥匙链等一件件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结艺作品吸引着学生和家长们的目光。“太神奇了,只用绳子就可以做出这么多漂亮的东西,我们今天要学做哪个啊?”一名学生饱含期待地问道。
为了更好、更多地教授大家结艺这门复杂的手艺,胡立华带着两位得意的学生一同来到本期非遗传习大课堂,她们分组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有学做挂饰的,有学做钥匙链的,还有学做手链的,大家围在老师身边,生怕错听漏听了一个字眼,整堂课热闹而有序。
刚一进入动手环节,就有两名学生的家长得到了胡立华更多的“照顾”。然而很快,胡立华发现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这两位爸爸丝毫不比其他学生的妈妈们学得慢,他们认真细致地帮助孩子完成结艺作品,打出来的结规规整整。“平时周末多是带孩子去爬山,不过我觉得男孩子也需要学着做一些细致的事情。”刘先生一边帮孩子摆弄着手中的彩绳一边说,“而且他很喜欢中国传统的一些东西,所以就帮他报名了。”
让胡立华感到有点意外的是,男生们对结艺也非常感兴趣,他们认真的劲头丝毫不输女生,作品也是一个比一个精致。刘一诺的妈妈说,“没想到孩子的手能这么巧,比我做的都仔细,而且这么坐得住也是挺难得的。”事实上,结艺的确是很有吸引力的一门手艺,胡立华说,“自从发现结艺的奥妙,我钻进去就出不来了,这是要做一辈子的事情。”
时间过得很快,然而学生和家长们完成了自己的作品还想学做其他组的,大家的热情和积极性使得课程延长了半个小时,直到下课还有学生在提问。看着拿在手中的“劳动成果”,“非遗”的概念在他们的生活中和心目中又一次加深了。
“山东非遗传习大课堂的举办很有意义,传统文化的传承从娃娃做起,这是一个很好的做法。”胡立华对于此次来到省文化馆给孩子们上课感到很开心,看到大家对济南结艺有如此高的兴致更是让她感到欣慰,“20多年一直专注于结艺这一件事情,也很乐意教给大家,去发扬、去传承。”
下期活动预告:济南面塑
面塑,俗称“面花”、“捏面人”。它以糯米面为主料,调入不同色彩的颜料,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用在各种节日庆典、民俗祭祀活动中,深受百姓大众的喜爱,是追求丰衣足食、万事如意的理想生活的体现,形成一道亮丽的民俗文化景观。
济南面塑的色彩对比鲜明,手法细腻,应用于指的捻、揉、搓,再配以刀、篦、针的搓、切、点,制成的人物形象,衣饰容貌逼真,特别是对中国古装戏剧人物的塑造,尤为传神。
下期非遗传习大课堂,中国汤派面塑传承人刘香将教大家学习济南面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