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丨文化节| "千里漫行话潍坊"第二站 带您探寻水上丝绸之路的渊源
本次活动是第二届潍坊市民文化节14项重点文化活动之一,由潍坊市文化馆、潍坊大众网主办。8月5日上午8点30分,体验团来到了山东省历史文化名村一昌邑市龙池镇齐西村,开启了活动的第二站。
走进齐西村品味古村落灵动神韵
上午8点30分,体验团来到了山东省历史文化名村一昌邑市龙池镇齐西村。齐西村坐落在龙池镇东北端,齐氏始祖自明永乐十八年即公元1420年随明初移民潮自四川省成都府金堂县吉格大巴村徙居于此,至今已有五百九十二年的历史。
齐西村较好地保留了古村落布局原貌,房屋建筑以灰色为主,原始村道约2米宽。清朝古建筑群齐家围子故居群,是齐西村的主要特色。与现代民居相比,最大不同之处是古民居大门多为东西方向敞开。房屋建筑以灰色为主,屋檐上精美的木雕和东墙上凸出的图案非常显眼,是清末民国时期山东民居的代表。现在齐西村已被列入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和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村。
了解柳疃丝绸历史文化和技艺流程
感受完齐西村古村落的文化后,体验团来到了柳疃镇昌邑华裕丝绸有限公司,参观丝绸文化博物馆和织布车间,丝绸文化博物馆工作人员魏纯雷讲述柳疃丝绸文化史和相关历史典故。观光团跟随魏纯雷的脚步,了解柳疃丝绸历史文化和技艺流程,以及现在丝绸技艺流程。记忆展示厅内的32幅版面、织机工具实物等全景式展现了昌邑丝绸近两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文化和乡村记忆。
现在,昌邑市丝绸文化传习中心在非遗文化展示和传承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已成为全市丝绸文化展示和传承保护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之一。
体验大窑村土陶烧制考究工艺
行程的最后一站,体验团来到了卜庄镇大窑村观摩。据《昌邑文化博览》记载,大窑村最早的土陶烧制技艺可追溯到唐代李世民东征时,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如今,大窑村土陶技艺被命名为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被列入山东省文化厅公示的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中。
据了解,土陶烧制的技艺要求非常复杂,程序要求也比较细致,火候更是不易掌握,稍不留神,就功亏一篑。从备土、踩泥、做陶、晾晒、装窑到烧制,每一道工序都要谨小慎微。体验团深入了解了土陶的烧制过程,感叹民间制作工艺的讲究。
10次活动 参观30余处非遗项目
“千里漫行话潍坊”活动是潍坊市第二届市民文化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由潍坊市文化馆、潍坊大众网召集市民文化爱好者、漫画师、摄影师、写手等20至30人组成体验团,分批次深度体验潍坊传统文化,探访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并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字,富有感染力的照片及漫画,制作成“千里漫行话潍坊”体验方案,全面展现潍坊文化。
活动选择了全市30多个非遗项目,有传统技艺、民俗、传统美术、民间文学类等;邀请了数十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市民朋友们进行展示、展演和交流;以及请当地文化学者、专家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讲演。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市民朋友们互动交流,通过市民朋友们的绘画、摄影、写作等艺术创作,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我市优秀民族传统文化。
如果您也想成为“千里漫行话潍坊”体验团的一员,那就赶快报名吧!
让我们一起身临其境,深入体验潍坊核雕、沂山祀山大典、姜泊古村落民居、聂家庄泥塑等几十项文化项目。
↑↑
长按识别上方二维码添加管理员微信
或者直接“添加好友”输入微信号:18253633885
添加为好友后请回复“报名”
凡身体健康、掌握绘画、写作、摄影等一技之长者可优先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