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琴书:有声有色,有板有眼
扬琴明亮、坠琴浑厚,亲切幽默的说、唱,教室中间端坐的二人,台下托腮凝听的学生。9月9日,山东非遗传习大课堂——山东琴书,在小段《正反话》中欢笑展开,济南市曲艺团一级演员、山东琴书艺人杨珀和她的徒弟为学生们带来了精彩的表演,引得阵阵掌声。
“山东琴书起源于菏泽济宁一带,现发展为南路、北路、东路三个流派……”简单介绍了山东琴书的起源、发展和现状,杨珀便开始教授山东琴书,“首先,学习山东琴书要先讲好济南话,在济南话的基础上发声、讲故事。”
课堂上,为了锻炼学生们最基本的咬字和发音,杨珀带领大家用济南话说起了绕口令。“隔着窗户撕字纸,不知字纸多少字……”“会炖我的炖冻豆腐,来炖我的炖冻豆腐。不会炖我的炖冻豆腐,别胡炖乱炖炖坏了我的炖冻豆腐。”通俗易懂的词句、幽默亲切的语调,极大地引起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致。不一会儿,教室里便充满了稚嫩而又抑扬顿挫的声音。
除了坠琴、扬琴,山东琴书表演很重要的一个乐器便是用于控制节奏的简板,而打板的节拍有一板三眼、一板两眼等,在说、唱的同时,要保证节奏正确、不能乱。“大家在生活中也是这样,做事情要有自己的节奏,有板有眼。”杨珀说道。
“带上情绪”,“放出声音”,“发音要有重音、有起伏”,在讲解了山东琴书表演的注意事项之后,杨珀让学生们分组体验了两种乐器,大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情绪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分组体验过后,杨珀和她的徒弟为学生们表演了山东琴书的经典——《偷年糕》。清亮的唱腔、幽默的说白、传神的表演,短短几分钟便营造出了相当活跃的演出气氛,引人入胜。
课堂的最后,为了让学生们更多地了解和感悟山东琴书这一艺术形式,杨珀给大家播放了山东琴书《咱听孔子说》的录制视频,这一节目将孔子的多个故事和语录通过说唱结合的形式展现出来,是传统曲艺的大胆跨界创新与孔子文化的完美结合。“千人万人说孔丘,孔子知己遍九州。”全长二十几分钟的视频,学生们看得聚精会神,兴起之处还会鼓掌叫好,大家在欢声笑语中感受文化熏陶,铭记故事内涵。
课后,杨珀表示很高兴能通过非遗传习大课堂让学生们认识山东琴书,“山东琴书的幽默朴实大方能融入到学生们的性格当中,从语言方面来说还能培养交流能力,提高自信。最重要的,让孩子们多多接触民族艺术,对于文化的传承有很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