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报对山东省文化馆“新六艺学堂”进行报道
“新六艺”学堂公益培训品牌项目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和满足城乡居民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为宗旨,深受广大市民群众的喜爱,并已成功举办多期。近日,中国文化报对我馆“新六艺学堂”进行了报道。
刊登原文
"新六艺”落实全民普及
2016年春季“新六艺”学堂报名期间,一些不习惯网上报名的学员来到山东省文化馆排长队进行现场报名。王文戈 摄
本报驻山东记者 苏 锐
古人将“礼、乐、射、御、书、数”称为“六艺”。山东省文化馆将概念加以转化,打造形成了以“乐、舞、戏、曲、书、画”为主要培训内容的“新六艺”学堂。2014年至今,这个旨在推动全民艺术普及的创新项目,累计受惠人次超30万。其探索形成的文化志愿者培养模式,对山东基层地区起到了很强的示范作用。
起步:对强烈需求的回应
山东省文化馆副馆长赵新天仍然记着2014年春天“新六艺”学堂首次招生的情景。“早早发了招生公告,要求当天上午9点来现场报名。结果没到7点半,报名的人就从大厅排到了大院门口,几百米长,车都开不到院里来。”赵新天回忆,随着排队人数不断增加,馆内渐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人这么多,又有很多上岁数的老人,万一出安全问题怎么办?”
无奈之下,赵新天找来了手持喇叭,站到桌子上向人群“喊话”,希望老人们按艺术门类分开排队报名,但遭到了拒绝。原来,在馆内工作人员到来之前,排队的人群已自己动手写了顺序号码,并进行了发放。这种“自助维持秩序”的做法,让现场很多工作人员哭笑不得。
“新六艺”学堂的首期报名最终顺利完成,山东省文化馆在之后的总结中认为,报名方式需要改进,培训班次需要增加。于是,在2014年秋季的培训中,馆内首次启用网上报名系统,很多班次开启报名5分钟便宣告满额。
4年时间过去,“新六艺”学堂已从最初的十几个班次增至30个班次,包括合唱、舞蹈、戏曲、曲艺、书法、绘画等,但火爆的情况没有改变。
3月14日上午8点,“新六艺”学堂2018年春季培训网上报名启动。8点10分,报名人数达到252人;之后一路增长,到中午12点,已有507人报名,20个班次满额。
为什么以前5分钟就满额,现在过了一上午却仍有名额?赵新天解释,这是因为学堂目前已开设中级班、提高班。“以前都是初级班,门槛低,谁都能学;现在我们不光有初级班,还有中级班、提高班,主要针对有一定基础的学员。”
成型:强化文艺骨干的培育
如今的“新六艺”学堂,已不单纯对群众进行“蜻蜓点水”的培训,开始往更高水平发展,中级班、提高班便是手段之一。
山东省文化馆辅导培训部主任李彩鹏介绍,初级班不用考试,报名成功就可以来学,但中级班、提高班需要进行考试。至于分班的原因,李彩鹏说,主要考虑可以因材施教。“把水平差不多的学员集中在一堂课上,方便老师掌握上课节奏,学员也不容易掉队。”他告诉记者,设立中级班、提高班,有利于增加学员的重视程度。“以前都是初级班,有些学员不珍惜,学着学着就不来了。现在则不同,学员会感觉自己一路坚持下来不容易,不会轻易放弃。”
通过几年的努力,“新六艺”学堂还成为培育文艺骨干的有效载体。山东省文化馆馆长王衍良说,部分学员通过在学堂的学习发展成为文艺骨干;馆内挑选文艺骨干组成团队,集体创作节目,并参加各种演出、比赛。经过上述历练的学员,文艺素养在业余水平中已算不错。他们回到各自的小区便成为真正的文艺骨干和带头人,继续担当全民艺术普及志愿者的角色。
除在阵地内培养文艺骨干,“新六艺”学堂还常年走进农村社区,开展订单式服务,为基层群众送去上门辅导。李彩鹏曾在济南市历下区甸柳街道第一社区参与文艺辅导多年。他说,起初,社区居民只是学舞蹈,后来又成立了曲艺、合唱等队伍。通过“新六艺”学堂志愿者的辅导,社区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发展:探索“足不出户”的服务
家住济南市市中区的张玉梅,距离山东省文化馆并不近,坐公交车需要一个小时才能到达,但她今年仍然报名参加了学堂民族舞中级班的考试。“感觉自己有些基础,以前常在家里跟着视频学,但还是不如和文化馆的老师现场学好。”
“新六艺”学堂的知名度在不断提升,参与的人也越来越多。但受制于馆舍、师资等条件,学堂规模已基本达到承受极限。围绕如何扩大受众群,2017年起,山东省文化馆开始探索运用“互联网+”技术,直播学堂授课情景。高峰时段,部分课程线上点击率能超4500次。同时,馆内数字文化部门还将部分课程的精彩片段加以录制,在本馆网站、微信公众号上分享。
山东省文化馆还经常通过网络,征集群众对课程设置的意见。“现在开设什么课程,都是经过群众投票选出来的。”王衍良说,几年前,馆内自行设置课程,但后来有些课受众不多。后来,“新六艺”学堂的课程内容改为均由群众“说了算”。
如今,“新六艺”学堂贯穿全年,分春、夏、秋、冬4个学期。一堂课一般为一个半小时,缺勤率非常低。馆内工作人员介绍,一些热门课程经常会出现几个陌生面孔,那都是没报上名过来“蹭课”的人。
王衍良说,未来“新六艺”学堂将在突破阵地局限上努力,一是用大数据搞订单式服务;二是用信息技术和新的传媒手段,扩大线上培训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