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助力脱贫 推动乡村振兴”对话活动在济南成功举行
6月6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支持、山东省文化厅主办,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齐鲁文化研究院承办的“非遗助力脱贫 推动乡村振兴”对话活动在济南举行。中国民俗学会、北京联合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山东省小城镇建设研究会等单位的相关专家、山东非遗特色乡村负责人以及非遗传承人代表等20余人参加对话活动。
对话活动由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刘德龙主持,省文化馆馆长、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王衍良同志介绍与会嘉宾,省文化厅李国琳副厅长出席会议并致词。李国琳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乡村振兴包括产业、人才、文化、组织、生态五个方面,非遗作为优秀传统文化应发挥经济助推作用。李国琳强调,山东作为非遗大省,在建设非遗扶贫车间方面积累了成功经验,她要求每位致力于非遗事业的工作者都应抓住新时代中的新机遇,整合已有的非遗资源优势,从制度、应用、操作等层面形成山东特色,努力打造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山东样本”。
与会专家学者针对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非遗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并就传统工艺振兴与非遗助力脱贫攻坚等议题展开了深入对话。北京联合大学研究员张勃特别重视非遗传承人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地位,强调村民既是非遗的持有者,更是非遗脱贫的受益者,应当积极鼓励、引导村民在非遗推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
对话中,“文旅结合”促进特色乡村建设成为热点话题。山东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牛国栋提出,非遗在乡村旅游和特色乡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在“吃、住、游、购、娱、行”中体现非遗文化,强调差异化、个性化,打造“一村一品”的特色乡村。山东建筑大学研究中心主任姜波强调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建筑修复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山东的乡村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代表性,因此在非遗特色乡村建设中,不搞“千村一面”、“千篇一律”,通过传统建造工艺保护非遗特色乡村的真实性,发挥非遗的文化价值,让非遗能够留得住“乡愁”。
山东省小城镇建设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伟表示我省目前共创建全国特色小镇22个,省级特色小镇109个,这些小镇都紧紧围绕传统工艺的保护传承,多维度、多层次开发建设。昆仑镇特色小镇管委会主任王吉介绍了昆仑镇作为全国特色小镇近年来的非遗脱贫成果.昆仑镇是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近几年结合当地陶瓷产业进行转型升级,着力打造 “陶瓷小镇”。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王一君也建议在非遗特色小镇建设中应抓住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历史机遇,推动文化产业振兴,发挥传统手工艺脱贫的作用。
济南市商河县袁窦村秧歌古村艺术团团长路来忠分享了秧歌古村的建设经验。商河鼓子秧歌是国家级的非遗项目,近几年, 袁窦村通过成立秧歌古村艺术团,促使更多年青人回家创业,并让周边的老人有所做、有所为、有所乐。路来忠表示,下一步秧歌古村将结合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用好国家非遗这把金钥匙,推动以秧歌为代表的乡村旅游产业,带领周边的父老乡亲脱贫致富。
费县手绣项目传承人卞成飞介绍了非遗在脱贫促进就业方面的经验。费县朱田镇崔家沟村是省级重点贫困村,为解决崔家沟村“易地脱贫”搬迁项目中村民的就业问题,在费县朱田镇滨河社区建立了非遗手绣脱贫工厂,借助非遗传承人的帮扶,采用培训+传承的模式,固定+灵活的就业方式,不仅解决了搬迁居民的就业问题,还以点带面,带动7个乡镇、15个行政村、600名贫困户脱贫致富,发挥了非遗在脱贫工作中的推动作用。
山东省级非遗项目东明粮画传承人韩国瑞提供了东明粮画“内外兼修”助力脱贫的成功案例。一方面对内成立东明粮画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吸收农村特困家庭、残障人士、留守妇女等贫困人员进入公司,进行集中免费培训,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对外借用政府和媒体平台进行推广,利用线上线下进行销售。在保护传承的同时,东明粮画展现出了更大的社会价值。
作为山东省2018年“文化与自然遗产日”的重要活动之一,此次对话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话活动将非遗与脱贫以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探索脱贫的新模式, 开拓了乡村振兴的新路径,也为山东省的非遗工作提出了新思路。通过此次活动,各单位、各致力于非遗工作的专家学者、代表性传承人更加明确了今后的工作目标,他们纷纷表示将抓住有利契机,深入各地广泛实践,勇于创新,让非遗成为精准脱贫和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