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1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天津曲艺周上大放异彩
6月8日——14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天津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和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承办的“全国非遗曲艺周”活动在天津举行。本次展演活动将覆盖全部127个大项的曲艺类国家级项目,174个演出单位齐聚津门,可谓史无前例、规模空前,是全国曲艺艺术发展和非遗曲艺保护史上的大事。
山东代表团合影
受山东省文化厅委托,山东省文化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成了由山东大鼓、胶东大鼓、山东琴书、莺歌柳书、山东落子、端鼓腔、山东花鼓、山东快书8个国家级非遗曲艺项目,涉及12个保护单位的62人参加的代表团队伍,最大的年龄75岁,最小的24岁,7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登台表演,莺歌柳书《老鼠告猫》、端鼓腔《一文钱》《张郎休妻之打丁香》、山东落子《小两口争灯》《家传》等优秀节目均为第一次呈现在全国舞台上,呈现出较强的艺术生命力和浓厚的齐风鲁韵的浓郁特色,展示了齐鲁大地的乡情乡韵和厚重的文化底蕴。
国家级传承人刘士福的山东琴书《苦乐娘亲》,在开幕式演出中大放异彩,获得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众多主流媒体的报道。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姜昆在6月12日召开的研讨会上,对刘士福的表演大加赞赏,他说:“刘士福老师声音的魅力、他对节奏的把握、表演的松弛,充分表现了他对这门艺术真谛的深刻理解。”
山东花鼓
山东花鼓,名花鼓秧歌,是一种以花鼓为主要伴奏乐器,对口走唱的艺术形式,也是山东曲艺中唯一一个走唱类曲种。山东花鼓几乎没有表现金戈铁马的故事题材,却十分擅长表现家长里短的生活故事,即所谓“针线笸箩”。,以二人演唱最富特色。演唱前,男角挎花鼓,身束腰带,双手舞动鼓槌,配事身段及曲调节奏敲击,插科打诨,幽默诙谐。女角粉装彩扮,头顶特制的绣球,两条锦绣飘带垂于胸前,长辨垂于脑后,足踩小跷,上穿彩衫,围起五彩缤份的飘带罗裙,手持折扇或彩绸、罗帕,演唱时手扶男肩,边歌边舞,一人多角,时进出。多演唱一些反映家庭伦理、男女爱情的小段儿,花鼓的传统节目十分丰富。小段儿有《新郎休妻》、《货郎段儿》、《小二姐做梦》等近百个,中长篇有《陈三两爬堂》、《风筝记》、《金钗记》、《玉杯记》等四十余部。
山东大鼓
山东大鼓是我国北方现存最早的曲艺鼓书暨鼓曲形式,相传形成于明代末期,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由于使用半月形犁铧片伴奏,又被称为"犁铧大鼓"等。它最初发源于鲁西北农村,后曾流传至北京、天津、河北、东北、上海、南京、重庆等地。
胶东大鼓
胶东大鼓已有近二百年历史,流行于山东胶东半岛沿海,早期多以艺人所在地命名,如蓬莱大鼓、栖霞大鼓、荣成大鼓等。由于艺人都是盲人,又有"盲人调"之称。胶东大鼓分北、东、南三路,北路影响最大,流行于蓬莱、费县、牟平、福山、烟台等地。最有代表性的是"梁派",唱腔高亢挺拔,迂回婉转,善于运用唱腔变化表现各种人物。东路流行于文登、荣成、威海、乳山等县,有以荣成盲艺人彭润之为代表的"彭派",重声韵、曲调质朴。南路流行于海阳、莱阳、即墨、掖县、栖霞等县,有以徐尚厚为代表的"绿派",唱腔流畅优美,富有地方戏曲风味。
由国家级非遗传人梁金华、杨润、安郁芳、方平平带来的胶东大鼓《拴娃娃》,风趣幽默,博得了现场观众的一致认可。
山东琴书又名"唱扬琴"、"山东扬琴"等,发源于鲁西南菏泽地区(清曹州府),迄今已有二百五十多年历史。菏泽作为南路山东琴书的发祥地,一直是山东琴书的流布重地。
由国家级非遗传人刘士福、高桂兰、葛玮玮、宋丹丹合作带来的山东琴书《儒乡新风》,插科打诨,滑稽幽默,是整场演出的亮点之一。
山东琴书分为南、北、东三个流派。菏泽南路山东琴书是最早的一派,以茹兴礼创始的"茹派"最具有代表性,行腔深沉,咬字真切,节目多为愤世之作。在南路的基础上,"商派"创始人商秀岭在胶东创出了东路山东琴书;"邓派"创始人邓九如在济南创出了北路山东琴书。
由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振刚、毕美、孔鲁顺、胡化山、苏本栋带来的山东琴书《水漫金山》,情节丝丝入扣,说唱并重。
南路山东琴书的音乐中遗存了大量明清俗曲曲牌,已搜集到【凤阳歌】、【垛子板】、【梅花落】、【混江龙】、【哭寒江】、【倒推船】、【长龙尾】、【满地红】、【叠断桥】等百余支,是音乐研究不可多得的材料。其唱腔为牌子曲联缀,并无定格,自由组合。一般多用【上段调】或【凤阳歌】开头,【垛子板】或【梅花落】结尾,中间则根据表达内容需要,选取情绪相宜的曲牌,自由组合运用。演唱方法和乐器演奏技艺具有较高的造诣和艺术价值,对琴剧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南路的代表性曲目众多,长篇有《白蛇传》、《杨家将》等,中篇有《王定保借当》、《梁祝姻缘记》等,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由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何淑玲、刘学诗、仝秀芬、李乃兴、王凤云合作带来的山东琴书《老王卖瓜》,滑稽幽默,亦庄亦谐。
莺歌柳书
莺歌柳书,亦名"莺歌柳子",流传于鲁西南、鲁南及豫东、苏北一带。由产生于明代的柳子戏曲牌【莺歌柳】演化而成,清嘉庆、道光年间已有莺歌柳书艺人程梦卜、程作舟闻名鲁豫。清末民初,莺歌柳书又与渔鼓腔相结合衍生出"坠子书"。菏泽已知最早的莺歌柳书艺人是清末民初的曹县仲堤圈张瞎子,而后相继出现了曹县的张保亮、何立稳、郑玉昆、郑海泉和定陶的曹志田等莺歌柳书艺人。郑玉昆晚年将莺歌柳书技艺倾囊传给了曹县的郑文祥和菏泽的高志军。目前这一稀有曲种只有这两位老人传承。
由省级非遗传承人吴德平、郭玲合作带来的莺歌柳书《老鼠告猫》,清越醒脾,但又不失幽默,赢得了天津观众的认可。
山东落子,因其伴奏乐器主要为单页大钹 (俗称"光光")、竹板,故俗称"光光书",流行于山东及江苏、安徽北部等地。山东落子源于隋末唐初僧侣募化所唱的《落花》曲子,至宋代有了乞丐歌唱的莲花落,明代产生了叙事莲花落,以清代最为兴盛。莲花落曲调质朴无华,风格粗犷豪放,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按其流行地域、语言、唱腔不同,山东落子可分为"南口"、"北口"和"东口"三种。南口因受花鼓影响,适合说书夹唱的要求。北口受山东大鼓的影响。流传于鲁南、鲁西南地区的为南口落子,以山东单县及周边市县为代表。
由市级非遗传承人齐林华、刘娟合作演出的山东落子《小两口争灯》,技巧熟练,说唱清新自然。
由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青敏演出的山东落子《家传》,寓意深刻,技法严谨。
端鼓腔
端鼓腔又名"端供腔"或"端公腔",是流行于山东省东平县一带的曲艺品种,因早期多在"敬河神"活动中演出,故东平湖一带又俗称之为"敬河神"。
由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丁立新、权立柱、马文广、井立新演唱的端鼓腔《一文钱》,诙谐幽默,为大家展现了一个生动的"吝啬鬼"形象。
端鼓腔至迟在清代中叶即已形成。后来,其文化功能也由原初的专为"敬河神"而演唱,逐渐扩大为渔民庆贺丰收和婚娶寿宴等活动时的娱乐助兴表演。表演形式为一人或多人手持羊皮端鼓,边敲击边走动演唱。唱腔曲调有【七字韵】、【十字韵】、【请神调】和【送神调】等。传统节目有《魏征梦斩小白龙》、《张相打嫁妆》和《刘文龙赶考》等。不仅具有鲜明的审美特色,而且极富民俗研究价值。
由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杨成兴、杨成家、胡乾明、王云好、杨其林合作演出的端鼓腔《张郎休妻之打丁香》,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视听感受。
山东快书
山东快书以说唱为主,语言节奏性强,基本句式为“二、二、三”的七字句,为保证演唱的明快,一般句子最后为三个字。左手击打两块相同的铜板(鸳鸯板)作为伴奏乐器 。
山东快书都是站唱形式,表演上讲究“手、眼、身、步”及“包袱”、 “扣子”的运用。唱词基本上为七字句,演员吟诵唱词,间以说白。曲目有“单段”、“长书”、“书帽”等形式。传统曲目《武松传》,包括《东岳庙》、《景阳岗》、《狮子楼》、《十字坡》等12个回目,可以分回独立演唱,也可以连贯起来表演。此外,还有《大闹马家店》、《鲁达除霸》、《李逵夺鱼》等。小段书帽则有《小两口抬水》等。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由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高洪胜和他的弟子王超演出了经典剧目《打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