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孙膑拳 传承仪式在安丘举行
2018年6月21日,由安丘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孙膑拳传承仪式在安丘市青云山武术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孙膑拳多功能厅隆重举行,山东省非遗保护中心、安丘市文广新局的领导同志出席会议,省内外各拳种名家、社会各界朋友观礼见证,以及刘海港先生门人、弟子等100多人参加会议。
刘海港先生,1971年生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潍坊学院客座教授、安丘市武术运动协会主席、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理事、2016年度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大模范传承人。
刘海港先生自幼习武,自1988年开始,先后正式拜孙膑拳第四代传承人孟宪堂先生、刘峻骧先生为师,得孙膑拳真传。30年来,刘海港先生始终秉承师训致力于孙膑拳的传承工作,一腔赤诚光大孙膑拳。在他的努力下,2011年孙膑拳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8年5月刘海港先生被文化部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993年刘海港先生创办青云山武术馆,开馆传艺25年来,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至今已桃李五千。先后率弟子们参加全国、省市级武术赛事均获优异成绩。自2013年以来,先后发起举办了四届“孙膑拳杯”省级、海峡两岸、全国非遗武术展演活动,为非遗武术项目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搭建平台,引领全国非遗武术项目发展。多年来,刘海港致力于促进祖国统一事业,多次率团赴台湾参加鲁台青少年武术文化交流,多次邀请台湾文化、教育、武术、体育代表团来大陆进行交流,成为海峡两岸武术文化交流的领军人物之一,为两岸和平统一做出了应有贡献。
此次拜师的21名弟子已受刘海港先生教诲多年,皆是品行端正、奋发有为的青年才俊,曾多次向刘海港先生提出申请,经刘海港先生三思应允。
参会领导、各拳种名家有山东省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王福成先生、安丘市文广新局局长于利民先生、副局长周文明先生、北京武协武术理论文史研究会永久名誉会长王桐先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临清肘捶代表性传承人申孝生先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佛汉拳代表性传承人李海民先生、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地龙经代表性传承人杜文明先生、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平拳代表性传承人王大庆先生、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济南形意拳代表性传承人杨遵利先生、临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沂水昆仑拳代表性传承人沙洪江先生、潍坊市武协形意拳研究会会长张尚民先生、北京武术理论文史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晓峰先生、安丘市武术协会党支部书记王建国先生、安丘市武术协会副主席王凤山先生等。
传承仪式由孙膑拳第五代传承人、刘海港先生的师弟姜晓华先生主持,整个传承仪式过程庄严古朴,尤其是刘海港先生诵读亲自撰写的主祭词,把传承仪式推向高潮。拜师仪式后,刘海港先生发表讲话,要求门人弟子爱国爱党、遵纪守法、尊师重道、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国家负责,为社会奉献,为人民服务。
中国著名武术家王桐先生受中国武术院原院长张耀庭先生委托发表致辞表示祝贺,各派武术名家先后发言祝贺,安丘市文广新局局长于利民先生致辞,山东省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王福成先生宣读省非遗保护中心贺信,对孙膑拳的传承保护发展给予了肯定,对刘海港先生的武技、武德以及为保护传承孙膑拳做出的贡献给予高度赞扬,祝贺刘海港先生喜收新徒,希望在他们师徒的共同努力下,将孙膑拳发扬光大!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中国影像方志》摄制组全程录制。
近年来,在安丘市委、市政府以及各级文化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安丘孙膑拳、地功拳、查拳、形意拳、武当气功太极拳、小虎燕拳、太祖长拳、达摩杖、十八罗汉短打等武术项目分别列入国家级、山东省级、潍坊市级、安丘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孙膑拳作为潍坊市目前唯一的国家级非遗项目起到了良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孙膑拳
代表性传承人刘海港先生收徒仪式
主祭词
吾宗拳法,源远流长,世代相传,孙膑所创。
必攻不守,贵势重道,直承兵家,天下无双。
亘古秘传,鲜为人识,茌平景春,清末始扬。
悉授三徒,张杨魏氏,金岭栋凤,开来继往。
阳谷明斋,得其真传,一代宗师,护国卫邦。
黄县文宾,德高望重,武林名宿,后学榜样。
安丘峻骧、青岛宪堂,文武兼备,名播四方。
民族复兴,崇文尚武,国富民强,中国梦想。
国列非遗,吾辈担当,承前启后,保护弘扬。
今收贤徒,光大门墙,
继祖师之绝学,开万世之太平。
今日致祭,至虔至诚,祖师佑持,伏惟尚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