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发展成果展系列活动之——鲁绣专题展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3月12日,由山东省文化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济南市文化馆(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非遗传承发展成果展系列活动之 ——鲁绣专题展”在山东省文化馆二楼非遗展厅开幕。
鲁绣,又称“山东绣”“衣线绣”,是我国“八大名绣”之一,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作为北方民间刺绣的代表,鲁绣博采“苏、粤、蜀、湘”四大名绣之长,而又独具一格,针法丰富多变,纹理疏朗清晰,质地坚实浑厚,色彩对比鲜明,注重工艺性与装饰性。其中济南地区的发丝绣(人发与丝线结合施绣)堪称鲁绣之精华。当代鲁绣融合西方工艺、图案,创作出集“抽、绣、编、锁、勒、挑、补、雕”等技法于一体的独特技艺,绣品风格豪放粗犷、淳美坚实、朴中寓秀,充分展现着爽朗、豪放、朴实的山东地区人文风情,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本次共展出《先师孔子绣像》《鹊华秋色图》《饮中八仙》《虎啸》《梅竹双雀图》《犬蝶图》等鲁绣代表性作品及衍生品250余幅,彰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就业的独特优势,助力脱贫致富,推动乡村振兴。开幕当天,太平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济南儿童福利保险院等200余名观众参观了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