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文化馆庆祝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活动异彩纷呈
6月11日,为庆祝我国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进一步贯彻《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提升全省非遗保护工作水平,推进非遗走进现代生活,提高全民参与意识,助力精准扶贫,山东省庆祝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省文化馆拉开帷幕。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厅厅长徐向红,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国琳,省残联副理事长黄庆峰,省民委副主任左亭,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副局长张明池,山东艺术学院副院长高启光及省妇联、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住建厅、省体育局、省委扶贫办相关单位领导,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及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等单位的代表共计200多人参加了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由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国琳主持。
启动仪式上,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山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颁牌;为“2015年度山东省非遗保护十大亮点工作”“2015年度山东省非遗保护十大模范传承人”颁发证书。为山东福胶集团、淄博泰山瓷业有限公司、潍坊杨家埠民间艺术有限公司、菏泽市牡丹区穆李村等4单位设立传统工艺工作站试点颁牌;为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设立“山东省传统工艺重点实验室”颁牌。
由山东省文化厅主办,山东省文化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山东省文化馆紧扣“振兴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的活动主题,在“文化遗产日”期间,举办了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图片展、传统工艺互动体验活动、振兴传统工艺精品展等活动。
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图片展,共展出各类非遗照片100多幅,全面、真实地展现了全省各地在推动非遗助力精准扶贫方面的好做法、好经验,展现了全省各地利用互联网企业、设立传统工艺品销售平台、帮助传承人推介传统工艺产品的生动实践,展现了传承人利用创客空间、创新工场、智慧小企业等实施创业取得的突出成效,展现了非遗生产性企业合理利用非遗资源带动群众就业的丰硕成果。山东省精准扶贫电子地图同日启动。
传统工艺体验互动活动邀请了潍坊风筝、高密剪纸、杨家埠木版年画、济南面塑、聂家庄泥塑 、制扇技艺 、章丘黑陶 、剪影 8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或工艺美术大师参与,专门设置了项目体验展台,前来参观的市民不仅直观地欣赏了代表性传承的绝活展示,还饶有兴趣地体验了风筝扎制、年画印制、泥塑点彩、黑陶拉坯等项目,连称不虚此行。
振兴传统工艺精品展设在省文化馆前广场,包括刺绣、木雕、纺织、制茶、草编、中医等领域最能体现山东文化特色的12项传统技艺项目分列两侧,东昌葫芦雕刻李玉成、莱州草辫杨玉兴、鲁绣徐秀玲等12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展示了精湛技艺和生产工艺流程,同时展出了近千件代表性作品。
此外,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期间,在省文化馆还可以观赏到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琉璃烧制技艺)研修培训优秀成果展示、“弘扬国粹·传承非遗”山东省文化馆庆祝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戏剧曲艺专场演出、山东省少儿大画廊作品选展——山东省青少年书画设计艺术作品展等活动。活动当日,吸引了大批市民前来观赏,参与互动,尤其得到广大学生家长的欢迎。
通过举办这一系列活动,广大市民近距离接触到我省博大精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体验到我省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形成一个认知、了解、关心、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潮,不断推动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再上新台阶。
“文化遗产日”活动引起了社会各界尤其是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大众日报、山东卫视、齐鲁晚报、新华网、大众网等新闻媒体均在显著位置给予了报道,在全社会营造了浓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