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鲁韵满京华——我省30件非遗精品闪耀国新办新闻发布会
7月16日,国新办举行新中国成立70周年山东专场新闻发布会,现场精心布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吸引了与会嘉宾和中外媒体的目光。
作为本次活动非遗展示的承办方,山东省文化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精心挑选了20个非遗项目的30件非遗精品和文创产品,并邀请山东特色鲜明的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和费县手绣的两名传承人进行现场展演展示,引起了与会嘉宾和广大中外媒体记者的极大兴趣。
一幅葫芦烙画,以东昌葫芦为载体,跨越上下五千年文脉,生动地刻画各个层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诸葛亮、王羲之、李清照……,李亚宁的葫芦烙画《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形象的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泰山挑山工》更形象的展示了新时代山东省坚韧不拔的挑山工精神。
刷墨、拓图,几个步骤下来,一张寓意“和合美满”的年画呈现眼前,杨家埠木版年画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杨乃东的周围布满了体验的记者和外国友人,“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并称‘中国三大木版年画’。”作为一名集“画、刻、印、裱”于一身的“全能民间艺人”,杨乃东娓娓道来的推介引来了“围观”。
“摸摸虎头,吃穿不愁;摸摸虎嘴,驱邪避鬼;摸摸虎尾,十全十美……”,卞成飞拿起一顶憨态可掬的虎头帽,向各位嘉宾介绍费县手绣,琳琅满目的手绣工艺品,色彩鲜艳、造型朴拙、针脚匀实,浓浓的沂蒙风情扑面而来,这位年轻的80后非遗传承人以手绣助力精准扶贫,开发民俗手绣工艺品30多种,2000多人参与手绣传承,带动居家妇女、残障人士等就业500余人。
象征着吉祥如意的淄博琉璃作品“云霓”,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瓷的蛋壳黑陶杯,四周为镂空雕花的紫檀木嵌银宫扇,莱芜锡雕茶壶、威海锡镶锡壶茶杯、鲁班枕、靓丽的潍坊风筝、鲁绣,曲阜楷木雕刻《福禄寿三星如意》选用上等楷木,运用浮雕、透雕、镂空雕等雕刻手法再现了福寿吉祥的题材。
鲁班枕,用一整块木头通过锯、凿、打磨,不用任何连接件,把原本是一块六面体的整木变成了一件120多个面,由四组木片两两相连却不能拆分,是2500多年前的工匠精神的代表、创新发明的代表、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之一的公输子鲁班发明的,被誉为中国古代木匠最高技艺和智慧的体现。
一件件非遗精品让与会者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创新脉动,尽情领略齐风鲁韵的独特魅力。
文创产品《齐鲁五圣贤》,将影响中华文化的孔子、孟子、管子、墨子和孙子五位圣贤以卡通形式,结合鲁青瓷进行表现,向人们传达文化走进生活的妙趣无穷,被很多媒体记者形容为“很萌”。掐丝珐琅桃木如意,创新性地运用景泰蓝制作工艺,使传统的桃木如意造型生动、色泽艳丽、画面立体。
非遗和文创的精彩展示吸引了大量年轻的记者,他们纷纷被充满新意的齐风鲁韵所惊艳,齐鲁文化不仅厚重,更注重创新,紧跟时代。
山东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串起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构成了强省建设强大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