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明粮画:传承千年的“精神食粮”
东明粮画,亦称五谷画、福籽绘、百米图等,是巧妙利用粮食、草籽、菜籽、花种等颗粒的自然形状和颜色,经防腐防虫处理后,精心拼粘而成的民间工艺画。东明粮画借物抒情,饱含着丰富的造物思想,是中国劳动人民在数千年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精神食粮”。
10月5日,山东非遗传习大课堂特邀东明粮画制作技艺第八代传承人韩国瑞为学员授课。课上,韩国瑞老师耐心地讲解了粮画的发展历史,让学员们真正明白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在韩老师的细心指导下,学员们认识了颜色、大小、形状各异的种子,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独具匠心的艺术魅力。
课堂上,韩国瑞老师给学员们的任务是制作粮画“贺礼”,“孩子们通过粮画体验之后,能够认识五谷杂粮,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专注度,对我们东明粮画也有了更深层的认识。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这个伟大的时刻,也希望孩子们用粮画的方式,以独特的非遗创作,来向我们祖国母亲表达深情的问候和最真挚的祝福。”
近年来,韩国瑞对于粮画材料进行持续不断地挖掘,再加上防腐技术的提升,东明粮画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传统的粮画作品用的粮食都是当地比较常见的五谷杂粮,后来因为我们对画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便想尽办法收集各类种子。除了常见的粮食之外,我们还收集了很多草籽、香料、草药,还有一些果木的种子,现在加起来有200多种,它们大小不同,颜色各异。这些种子就像画家的颜料一样,颜色和形状丰富了,我们表现粮画作品的时候就更加得心应手,创作出更多种风格的粮画图案。现在我们创作的有书法、中国画,包括西方的油画作品,我们也可以用粮画的形式呈现。”韩国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