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山东非遗传习大课堂硕果颇丰
山东非遗传习大课堂由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以我省非遗项目为传习内容,以教学、演示、互动、体验为形式,通过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授课以及学员亲自动手体验的方式,在教学互动间实现非遗的活态传承。与此同时,山东非遗传习大课堂利用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平台资源优势,借助纸媒和“两微一端”(微信、微博及新闻客户端)进行全方位展示宣传,利用线上媒体对传承人的现场授课过程进行全程直播。自2017年以来,山东非遗传习大课堂开设了90余个项目的100余次体验活动,参加现场学习的学员累计达5000余人次,直接或间接参与人数达数十万人次。2020年,山东非遗传习大课堂已于4月11日正式开课。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山东省委、省政府及文旅厅的工作要求,2020年山东非遗传习大课堂启用e授课形式,授课、反馈都在线上开展。本年度参与课程教学的传承人大多是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侧重于对其非遗技艺的全景式、系统性、连续化展示,让小学员们能够深入浅出地体会非遗项目技艺的全貌和精髓。
6月18日,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公务员局局长朱开国一行视察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王磊陪同视察。视察期间,朱开国副部长一行来到位于山东省文化馆三楼的山东非遗传习大课堂传习教室,就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相关情况进行调研。山东省文化馆馆长、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衍良详细汇报了山东非遗传习大课堂的开展情况。端午节临近,在山东非遗传习大课堂的传习教室里,朱开国副部长一行体验了济南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济南结艺,完成了端午彩粽的制作。其间,朱开国副部长还关切地询问传承人的传承活动、经济收入等情况,对山东非遗传习大课堂在传承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创新非遗保护模式、增加传承人收入等方面的积极影响予以充分肯定。
下一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继续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就非遗保护工作做出的系列重要指示,以山东非遗传习大课堂为全省非遗文化传习传承的主要阵地,不断提升非遗保护的新理念、探索非遗传承的新举措、发掘非遗实践的新人才,勇立非遗传承与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