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省文化(群艺)馆戏剧创作业务骨干线上培训班成功举办
为加强我省基层公共文化队伍建设,提升我省戏剧业务骨干的业务素质和创作水准,结合全国疫情防控工作整体部署,由山东省文化馆主办的2020年全省文化(群艺)馆戏剧创作业务骨干培训班于11月10日至13日在线上成功举办。
本次培训历时4天,共有来自全省16市及下属区县的173余名学员参加。课程讲座以群星奖作品为依托,将戏剧创作理论与创作实践经验相结合,旨在加强戏剧创作人才的培养,提高我省戏剧专业人员从业能力和创作水平。通过课程的开展,有效的为作品创作打开了新思路,新眼界。
本期授课的四位专家分别是: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话剧研究所原所长、全国“群星奖”评委刘彦君。她以“群星奖”参赛作品为例,通过创作技巧的提高和经验的总结,为学员讲授了近年小戏小品创作得与失。在作品的探讨中,深入实际,总结创作的成败利弊,为改造作品,打造高层次艺术精品指出了方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戏剧评论家、全国“群星奖”评委刘平。从大处着眼,宏观分析讲解了小戏小品创作的特点及要求。刘平教授以理论为教学支撑,实践为教学基础,指出始终坚持人民为导向作品的关键性,掌握大局才能推出精品的重要性。开拓学员视野的同时,也转变了局限性思维模式。
中国戏曲学院原主任、教授,全国“群星奖”评委刘小军,以具体创作意象“李渔之闲情”启发学员创演小品小戏的新思路。学员们在最短时间内,领悟到“闲情”对于创作戏剧作品的启示,举一反三,可迅速在实践中运用。刘教授独特的思路切入点,令人耳目一新,茅塞顿开。
文旅部优秀专家 、国家一级导演、原山东省戏剧创作室主任杨琨。从具体职能、方向等为新时代导演戏剧编创提出了新要求、规划了新课题。这种可操作性强并富有成效的教学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教学理念,一种哲学高度的思考,令学员印象深刻。
本期培训主题突出,课程安排紧凑。授课结束后,全体学员以上传学习心得的方式顺利通过考核,获得山东省文化馆颁发的结业证书。专家讲座、小组讨论与获奖视频观摩结合的线上授课方式,充分调动了学员的参与热情,区县业务干部进入到国家级专家授课课堂,实现了资源最优化配置,最广泛普惠。专家讲课视频可以课后下载,便于学员们反复观看,分析领悟。学员群的建立,也为后期各市及区县的一线从业工作者学习交流搭建了平台,创造了机会。
课程结束后,各地学员纷纷表示专家的授课开拓了视野,改变了我们对于戏剧创作的认识及思考方式,同时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创作者的实际困难,为专业领域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培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