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两个项目入选第三届“年华易老,技·忆永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展映影片
时间:2020-12-31
浏览:1325
作者:非遗保护中心
12月31日,涵盖我省两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的48部非遗纪录片在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的非遗展映专区正式上线。我省本次入选展映项目名单的两部纪录片分别是《蒲章俊(聊斋俚曲)》、《范正安(泰山皮影戏)》,两项目均为我省2017年度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的项目,在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的验收中获得优秀等级。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主要采用数字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全面、真实、系统地记录代表性传承人掌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通过影像的方式向公众展现非遗传承人们的技艺风采、珍贵记忆与点滴生活,是国家记忆,意义重大。2015年起,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将此项工作交由各省级非遗保护中心负责具体实施完成。五年来,山东省非遗保护中心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认真完成了各年度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的各项工作,形成了“三位一体”(学术专员把关负责,项目团队执行实施,省非遗保护中心调度督导)的工作模式。截至目前,我省已经完成40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记录工作。
本次展映的纪录片是从今年完成验收的293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中脱颖而出的优秀影片。展映期间,光明日报客户端、新华网等平台也将同步在线展播部分优秀非遗纪录片,并与观众进行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