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民俗 猜灯谜 看灯光秀 2021“牛气冲天”——元宵灯谜会系列活动在山东省文化馆精彩举办
2月26日,农历正月十五牛年元宵佳节上午,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山东省文化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牛气冲天”——元宵灯谜会系列活动在山东省文化馆二楼大厅举办。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付俊海,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处长刘朋鑫,山东省文化馆馆长(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衍良,山东省文化馆副馆长赵新天,济南民俗专家张继平等领导和专家出席活动。
灯谜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进行。线下灯谜会采取男女二重唱《双脚踏上幸福路》、古筝演奏、快板书、笛子、笙合奏等6个精彩文艺节目演出,2轮有奖竞猜灯谜和1轮互动节目环节,现场观众特别是小朋友们兴高采烈、踊跃参与现场答题,处处洋溢着欢乐、祥和、喜庆的气氛。同时在二楼非遗展厅对济南市民俗专家张继平教授进行元宵节民俗知识采访,进一步普及民俗和非遗知识。
据张继平先生介绍:元代伊士珍引《三余帖》云:“嫦娥奔月后,羿昼夜思惟成疾。正月十四夜,忽有童子诣宫求见,曰:‘臣,夫人之使也。夫人知君怀思,无从得降。明日乃月圆之候,君宜用米粉做丸,团团如月,置室西北方,呼夫人之名。三夕可降耳。’如期果降,复为夫妇如初。”《三余帖》为宋人所著,这应是吃元宵取意团圆最原始的传说记载。
正月十五是团圆的节日,这个传说与嫦娥奔月有关,嫦娥最早偷吃了仙丹之后飞到月亮上,她的丈夫后羿在家里思念成疾,卧床不起。一直到了正月十四晚上,天上来了个童子,告诉后羿,“嫦娥在月亮上也非常想念你,但是她回不来。告诉你个办法,你要用糯米做丸,用糯米粉做成丸状的,叫,团团如月,就像一轮圆月一样。第二天,也就是正月十五那天晚上,你把它放到屋的西北角,你连喊三声嫦娥,嫦娥就会回来。”第二天,后羿果真做了一些元宵,放在屋的西北角,连喊了三声“嫦娥”、“嫦娥”“嫦娥”,嫦娥果真回到了人间,两个人又过起了美满的日子。用这个故事体现元宵节的主题团圆。另外。元宵本身也是圆的,也借这个谐音过元宵。所以过元宵节的时候吃元宵。
线上在山东省文化馆网站发布传统灯谜、非遗及公共文化服务知识200余条,疫情期间观众也可通过微信扫码形式参与猜灯谜活动,猜中谜语均领取一份牛年吉祥物礼品。
元宵节当晚7点办至8点举办“百年风华初心如磐”主题灯光秀,用灯光与音乐展现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激励全馆干部职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不断加强党的建设。
灯谜会活动在延续春节节日气氛的同时,普及了全民非遗保护传承方面的知识,促进“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的宣传推广,以实际行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