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东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规范培训班举办
7月21日至7月23日,“2021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规范”培训班在济南举办。2021年记录工作相关学术专员、省直及9地市非遗保护工作者、执行团队工作人员等共计40余人参加培训。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刘朋鑫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
开班仪式上,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处长刘朋鑫总结了山东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的实施情况,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对下一阶段记录工作的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他指出,参与工作的各方应高度重视、明确职责、统筹规划、科学规范,充分认识记录工作的意义,保障记录工作的学术性与规范性,理清记录工作的思路,明晰工作对象、计划、要求、程序,确保记录工作有序开展。
据悉,本次培训班以专家授课为主要形式,特别邀请了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部(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副主任田苗、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中国记忆组副组长戴晓晔、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部暨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刘芯会,分别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与保存”“前三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优秀案例”“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提交的规范化要点解析”等相关内容的讲解。与此同时,培训班也以协调会的形式,对2021年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进行统筹。
完善非遗记录体系,是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次培训班的成功举办,为山东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提供了交流平台,为科学规范地推进2021年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撑,为进一步丰富山东省非遗记录体系提供了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