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来袭山东省文化馆邀您共享非遗盛宴
6月10日,为全面展示我省非遗保护成果,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山东省文化馆(山东省非遗保护中心)根据省文旅厅统一部署,围绕“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迷人光彩”的年度主题,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活动现场热闹非凡,群众热情高涨。除了线下的展示活动外,山东省文化馆(山东省非遗保护中心)还策划了5场线上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推动非遗与现代生活相连接,广受群众好评。
沉浸式体验 让非遗融入生活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山东省文化馆(山东省非遗保护中心)组织开展了传统中医药文化保护成果展示活动、端午节文化体验活动、“香道”文化体验活动等沉浸式体验活动,让群众近距离感受非遗的魅力。
10日上午,省文化馆四楼望山阁内药香扑鼻,传统中医药文化保护成果展示活动在这里举行,慕名而来的群众络绎不绝。本次活动特别邀请山东省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科教处组织相关中医药专家来到馆里,集中展示我省传统中医药类非遗项目保护成果。来自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医院的十多名著名专家为现场群众进行传统脉诊、手法诊疗、中药炮制、传统导引以及特色院内制剂展示,普及中医养生知识、倡导健康生活理念。
当天,山东省文化馆还举办了“香道”文化体验活动。活动分为传统香道文化课程和体验制香过程两个板块,首先由专业的国学讲师为市民朋友讲解香道的起源、历史形成、香的用途等内容,激发民众对香道文化的兴趣。在体验制香板块,市民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尝试香篆和线香的制作,沉浸式体验香道文化,静心思修。
线上+线下 非遗展览受欢迎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山东省文化馆(山东省非遗保护中心)线上线下齐发力,精心策划了系列主题展览展示活动。
6月10日,琉光璃彩——山东(淄博)琉璃精品展在省文化馆二楼开幕。展览以国家级非遗项目琉璃烧制技艺作品为主,共展出淄博市琉璃展品100余件,涵盖琉璃烧制不同工艺,包括热成型、灯工、内画、雕刻、模具制造,大致分为琉璃的起源、现代琉璃精品以及琉璃传承创新三个部分。展览现场邀请了非遗传承人进行琉璃不同制作技艺现场展示。6月10日至26日,百草可染·二十四节气的颜色——草木染手造作品展在省文化馆二楼西展厅展出。本次展览的作品是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师生运用中国传统的草木染技艺,从二十四节气所对应的植物中提取色素进行染色而成的草木染手造织物作品。展览旨在通过呈现二十四节气的自然颜色和民俗色彩,唤起市民欣赏自然、热爱习俗和享受生活的热情与心境。
除了线下的展览外,线上的非遗展览同样精彩。山东省文化馆(山东省非遗保护中心)在官网开设“光影中的非遗——记录成果影像展”专区,让群众足不出户,便可感知我省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的迷人光彩。影像记录是保护非遗的重要手段,我省自2015年以来,已累计开展了68位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记录工作,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影像资料。非遗日期间,山东省文化馆(山东省非遗保护中心)从以往的记录成果中精选出20部综述片进行线上展示,内容涵盖了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等多个非遗项目类别。此外,山东省文化馆(山东省非遗保护中心)还策划了“镜头下的非遗”山东省非遗摄影艺术作品展,在征集到的600幅作品中精选200幅优秀作品进行线上展出,选取70幅线下展出。这些作品聚焦时代、聚焦黄河,多角度反映山东手造发展成果,将全省地域文化特色鲜明、技艺精湛、有较高知名度及美誉度的非遗项目相关作品、人物、场景融进照片,突出山东文旅元素,创新展示“好品山东”“好客山东”“礼乐山东”。
对话工作者 倾听非遗保护背后的故事
围绕今年非遗日的主题,山东省文化馆(山东省非遗保护中心)举办了“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迷人光彩”山东非遗保护工作访谈,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处长刘朋鑫、山东省文化馆馆长、山东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赵新天、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民艺研究所所长唐家路、鲁班锁枣庄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浩、济南皮影戏济南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娟做客本次访谈。访谈中,刘朋鑫处长对我省近年来非遗保护工作情况、乡村振兴工作及下一步重点工作进行了详细介绍;赵新天馆长介绍了近年来省非遗保护中心作为我省非遗保护工作的主要阵地开展的重要工作内容;唐家路教授重点围绕“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和其参与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讲述了开展非遗保护工作给非遗传承人带来的改变;李浩、李娟两位传承人也从各自的角度讲述了他们在非遗传承的道路上发生的动人故事和切身体会。
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非遗保护传承,重在融入现代生活,展现当代价值。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山东必将在未来探索出一条非遗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的美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