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文化厅上半年文化精准扶贫成果丰硕
半年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自选动作”亮点纷呈
8月8日,受省扶贫办委托,山东省民主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作为第三方机构,对省文化厅上半年文化精准扶贫工作进行综合评估。在全面听取汇报、调研座谈、察看资料的基础上,第三方评估认为,省文化厅对文化精准扶贫工作高度重视,组织领导十分得力,措施硬、工作实,特色突出、成效显著,特别是创新实施“169”文化精准扶贫行动、编制文化精准扶贫数字地图、半年完成综合性文化活动室建设全年目标任务,令人鼓舞;省文化厅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心系贫困村、贫困户,带着深厚感情做工作,全员发力,精神面貌、作风干劲,令人惊喜。评估组认为,文化扶贫是扶贫扶志的根本所在,是确保全省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走在全国前列的优势所在、特色所在;省文化厅的文化精准扶贫工作走在了全国宣传文化战线的前列,也是山东省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亮点。
今年以来,山东省文化厅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部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意见》,把文化扶贫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的行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4次召开党组会议、5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文化扶贫工作。坚持以提升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为重点,整合资源,科学部署,上下联动,全力推进,文化扶贫工作扎实有效。5月13日,中宣部副部长、文化部部长雒树刚作出重要批示:要认真总结推广山东省贫困村文化精准扶贫的经验。6月30日,在全国文化精准扶贫工作视频会议上,时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厅厅长徐向红作《创新实施“169”文化精准扶贫行动》的典型发言,中宣部副部长、文化部部长雒树刚,中宣部副部长孙志军给予高度评价,山东文化精准扶贫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省文化厅创新实施文化精准扶贫的做法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评价。6月8日,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守刚批示:加强力量,精心实施,务求实效。有关情况及时报告省委扶贫办。6月26日,赵润田副省长批示:采取适当形式,印发省文化厅扶贫方案,帮助省直其他部门精准扶贫工作。
一、“规定动作”:综合性文化活动室建设半年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截至6月底,山东省确定的7005个省定贫困村,已有4333个村建成综合性文化活动室,比年初新增1484个(年初4156个村没有文化大院或文化活动室),省定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活动室的覆盖率达到61.86%,提前完成年度计划任务。
(一)深入基层调研,摸清扶贫底数。结合《山东省关于贯彻国办发〔2015〕74号文件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起草工作,省文化厅组织专门起草小组,赴全省各市进行专题调研,深入到村(社区)了解具体情况。2016年1月13日,下发《关于全省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现状摸底统计的通知》;4月5日,下发《关于开展全省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及文化精准扶贫工作摸底调研的通知》,对全省1826个乡镇(街道)、78352个行政村(社区)进行两次拉网式调研,充分掌握全省文化扶贫工作和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实际状况和存在的困难问题,摸清了全省文化精准扶贫底数。
(二)制定政策方案,完善规划蓝图。按照“目标明、措施实、责任清、成效显”的工作模式,省文化厅会同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研究起草了《山东省文化脱贫攻坚实施方案》,明确文化行业扶贫具体任务。目前,该方案已纳入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制定的《全省脱贫攻坚专项实施方案》。到2018年,全省7005个省定贫困村基本建成基层综合性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实现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活动室全覆盖。
(三)签订目标责任书,层层压实责任。年初,与各市文广新局签订《2016年度文化建设目标责任书》,将省定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活动室建设列入与各市签订的年度目标责任书,把2016年覆盖率达到60%的年度任务指标细化分解到各市。同时,要求各市将任务进一步分解到县(市、区),省、市、县三级层层压实文化精准扶贫责任。
(四)落实财政资金,扶持活动室建设。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所需资金纳入省级政府财政预算,落实2016年省级财政投入彩票公益金9350万元,为1870个省定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活动室设备购置每村补助5万元。今年2月,为7005个省定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活动室配备拉杆音箱,实现了贫困村便携式移动音响全覆盖。各市积极投入资金,开展文化精准扶贫,截至6月底,各市共投入财政资金24747.93万元,用于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活动室建设。
(五)设定差异目标值,精准扶贫纳入科学发展综合考核。积极与省考核办协调,将“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达标率”纳入2016年度17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定量考核指标体系。制定全省17市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达标率差异目标值,根据各市建设进度进行差异化考核,在兼顾平衡的基础上统筹全局发展。
(六)积极营造氛围,注重信息宣传。高度重视扶贫信息报送工作,大力营造文化扶贫、文化脱贫良好舆论氛围,建立宣传信息报送机制,确定信息联络员,宣传信息报送工作取得显著成效。3月15日,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对中宣部舆情信息局《信息专报》(第48期)刊载的《山东省三举措实施文化精准扶贫》信息作出“要总结推广山东贫困村文化精准扶贫的经验”的专门批示。《省文化厅强化措施着力打好文化扶贫攻坚战》信息被《山东脱贫攻坚简报(第15期)》刊发;省文化厅实施“169”文化精准扶贫行动,先后被文化部《情况通报(第18期)》、省扶贫办《山东脱贫攻坚简报(第59期)》、省委宣传部《山东宣传信息(第30期)》刊发。
二、“自选动作”:创新实施“169”文化精准扶贫行动
在抓好综合性文化活动室建设“规定动作”的基础上,积极发挥文化部门优势,聚焦全省7005个省定贫困村,整合资源、凝聚合力,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制定实施《山东省“169”文化精准扶贫行动方案》(鲁文〔2016〕16号)。“169”,即编制1张全省文化精准扶贫地图,办好6件实事,实施9项扶贫工程,2018年前实现“五个全覆盖”、“三个明显提升”的目标,率先提前完成文化扶贫任务。“五个全覆盖”,即村村建成综合性文化活动室、村村建起文体广场、村村组建秧歌队、村村实现一年一场戏、村村配齐便携式拉杆音箱。“三个明显提升”,即文化活动经常化、文化服务优质化,文化氛围明显提升;赡老敬亲、互帮互助的传统美德落地生根,道德风尚明显提升;文化潜力有效发掘、文化资源有效利用,文化对扶贫开发的作用明显提升。
(一)发挥“地图”统领作用,实现需求与供给有效对接。组建市、县、乡三级信息采集队伍,利用3个月时间,对全省7005个省定贫困村每村采集数据101项,标位置、标资源、标需求、标进度。哪个村有没有文化活动室、有没有文体广场、有没有秧歌队、有没有一年一场戏、有没有专兼职文化辅导员,做到一目了然;哪个村有非遗项目、传承人可以优生扶持,哪个村周边有文化产业园区可以辐射带动,哪个村有不尽赡养义务的可以优先建设儒学讲堂,哪个村有文化旅游资源可以开发利用,做到精准把握;哪个村需要建设什么文化设施、文化项目,提供什么样的文化人才、文化活动,需要政府购买什么样的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做到准确了解;哪个市、哪个县、哪个乡、哪个村的文化扶贫进展情况、扶贫资金到位情况、设施项目实施情况、文化活动开展情况,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从静态到动态,做到全程跟踪,并能够自动生成分析报告。譬如,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准确把握到,目前全省7005个贫困村拥有县级以上非遗项目213个,代表性传承人367人,特别是临沂、菏泽等贫困村集中区域“草柳编”等非遗项目资源丰富;有107个贫困村存有因不尽赡养义务而导致贫的现象;有3452个村希望加强文化设施建设、配套文化活动设备、组织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发展乡村文化旅游等。针对这些需求和资源,我们逐一制定措施,因地制宜,确保我们所“做”为群众真正所“需”。一图在手,可以实现挂图作战,做到精确施策、精准供给、精准销号。目前,文化精准扶贫地图已经上线运行。
(二)办好6件实事,大力改善文化民生。结合群众文化需求,协调省财政至少投入7.8亿元,连续3年面向贫困村实施文化设备购置补助、综合性文化活动室补助、基层视障数字阅览室服务站点建设、向贫困村及贫困地区福利机构送演出活动、支持文化活动建设、配备便携式拉杆音响等6件实事。今年,省财政投入超过2亿元,目前资金已全部争取到位,6件实事任务已完成过半。
(三)整合文化资源,深入实施9项扶贫工程。把文化精准扶贫与各项文化业务工作相结合,融入到文化工作的方方面面,实施公共文化扶贫工程、非遗传承扶贫工程、文化产业扶贫工程、文化惠民扶贫工程、文化人才扶贫工程、乡村儒学扶贫工程、艺术创作扶贫工程、市场服务扶贫工程和国际合作扶贫工程,推进全方位、立体式扶贫,形成工作合力。目前,9项扶贫工程有序推进,扶贫成效逐步显现。譬如,通过实施非遗传承扶贫工程、文化产业扶贫工程,积极探索“互联网+非遗+实体店”、“非遗+中介公司”等模式,临沂、菏泽等一些贫困村的农民通过电商平台为世代传承的编织、刺绣、石刻等手工艺品打开了销路,快速实现增收致富。通过实施文化人才扶贫工程,着力加强贫困地区的人才培养,每年选拔200名文化工作者到西部经济隆起带和省扶贫开发重点区域基层一线服务,从受援地选派40名中青年业务骨干到省直文化单位挂职研修;上半年,对临沂、枣庄、菏泽、聊城、德州等贫困村较为集中的5市乡镇文化站长进行4期培训,共培训700余名乡镇文化站长。通过实施乡村儒学扶贫工程,让儒学回归乡村,教导农民懂孝道、明礼节、讲文明,改善了乡风民俗,营造了和谐农村、和谐社区,成功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效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目前,全省建成乡村儒学讲堂近7000个,开展活动3万余场次,参与群众400万余人次。
三、乘势而上:努力以更高水平走在扶贫开发工作前列
在继续推动“169”文化精准扶贫行动的同时,着力抓好综合性文化活动室建设,确保以更高水平圆满完成行业扶贫任务。
一是提升综合性文化活动室建设水平。在前期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试点基础上,总结建设经验,推广亮点做法,加快建设进度,提升综合服务效益。2016年,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实现省定贫困村便携式移动音响全覆盖,省定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活动室覆盖率达到60%;2017年省定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活动室覆盖率达到80%;2018年,全省7005个省定贫困村全部建成综合性文化活动室。
二是加大资金保障力度。督促地方各级政府(市、县、乡三级)根据实际需要和相关标准,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省级财政通过县级基本财力转移支付重点对全省财政困难县、沂蒙老区县的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综合性文化活动室)建设所需资金给予补助,对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绩效评价结果优良的地区予以奖励。省级财政利用彩票公益金分三年时间,对7005个省定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活动室设备购置每村补助5万元。省级财政为省定贫困村开展公益电影放映、农村文化活动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所需资金给予补助。发挥政府投入的带动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以兴办实体、捐赠物品、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备等途径,支持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活动室建设。
三是加强文化队伍建设。落实省定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活动室相对固定的兼职人员1名,在村级设立文化公益岗位,培养文化协管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鼓励志愿服务,定期开展培训工作,对村(社区)文化专兼职人员每年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5天。大力丰富文化活动,积极组织业余文化骨干培训,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到2018年,每个省定贫困村有1支经常活动的群众业余文化团队或一个文化活动品牌。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确保省定贫困村实现“一村一年一场戏”。
四是强化督导检查验收。牵头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有关单位,对省定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活动室建设情况,每季度进行调度督查,每年结合实地考核评估情况并委托第三方进行核查验收。各市、县(市、区)制定具体落实措施或行动计划,细化任务要求,制定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活动室建设三年工作进度表,列出年度工作台账,并将台账完成情况作为财政奖补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