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沂蒙 多彩非遗——临沂莒南非遗保护成果展在省文化馆开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沂蒙精神,助推乡村振兴。6月28日,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山东省文化馆、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莒南县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红色沂蒙多彩非遗-临沂莒南非遗保护成果展在省文化馆开幕。
本次展览是“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沂蒙精神深刻内涵的活态展示,是莒南红色文化传承、薪火相传的生动见证,集中呈现了莒南非遗保护传承丰硕成果。包含传统技艺、传统美术、曲艺等多个非遗类别,涵盖省级、市级和县级非遗名录体系,集中展示了薛家窑泥陶、葛氏正骨法、高榆木梳、黄杨木雕、葫芦雕刻、手绣、剪纸等13项非遗项目300余件精品力作,将红色文化之美、非遗之韵和工匠精神汇集一堂,多角度呈现丰富的非遗保护发展成果,为赋能非遗传承创新和乡村振兴汇聚智慧力量,是非遗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生动缩影。
此次展览以庆“七一”为契机,全方位展示“红色沂蒙 多彩非遗”“手造技艺”的内涵,对于进一步挖掘好、保护好、利用好红色非遗资源,传播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以文化人,着力打造在全省有影响力的“红色沂蒙 多彩非遗”品牌,具有积极的意义。展览将持续至7月25日。
新华社、大众日报、文旅中国、山东省电视台、中国山东网、山东商报、中国文化传媒网等中央、省、市、县20家媒体齐聚山东省文化馆,纷纷对此次非遗保护成果展广为宣传推介,瞬间掀起非遗宣传热潮。
下一步,山东省文化馆将继续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指引,以创新创意为视角,以红色文化为创作主题,将非遗与红色文化资源相结合,进行深度挖掘创作,精准打造具有代表性、地域性的系列红色非遗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