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文化馆聚雅空间 | 默识心记——董海全水彩作品展
在写生的磨练中开辟新天地
董海全
画家、大自然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几乎是每一个画家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关于这三者的关系,国际绘画艺术大师塞尚有自己的论见。他说: “我们所看到的一切事物都在消散,隐匿自然又始终如一。 ”大自然始终如一,可它的外观却一直变幻不停。作为画家,我们的神圣使命就是用大自然的变幻传达出它那份亘古长存的悸动。大自然的永恒自有一番韵味,这是写生必须给予我们的感受。所以我们把大自然散布在各处的妙手联结在了一起。从每个角落我们挑选着颜色和光影,把它们安排好,收拢在一起,它们组成了线条,变成了物体,用不着刻意地谋划。它们拥有体积,构成了明暗关系。如果像画家感受到的那样,这些体积、明暗关系在画面上能够展现出来,与我们面前所映入眼帘的景物相呼应,那么我们的写生画面就做到了与手联合的境界。所谓的“天人合一”“物我两忘”都是艺术家潜心的状态。
写生是艺术家锤炼记忆、提高造型能力的有利方式之一。写生的核心作用就是为美术创作收集广泛的绘画素材,更好地为美术创作服务,同时也是画家不断提升绘画技能的有效路径。
写生艺术在中国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产生了诸多艺术形式的作品和蜚声画坛的大家。即使使用单一的绘画工具,炭笔、毛笔、铅笔、钢笔、圆珠笔等都能表现出完美的盛景。写生于凝练中蕴含了构图、造型、疏密及点线面的配饰等诸种画面构图元素,体现画家的艺术修养、笔下功夫,浓缩了自然万物的审美信息。
对画面来说,写生不仅需要取舍也要有所加强,“外师造化”是对自然的感受,不像临摹的作品仅是归纳提炼的顺从,写生作品是强调产生自己归纳与提炼的方法。“中得心源”意味着要将看到的综合的物象进行取舍,转变成自己的感受,一方面是处在空间中具体的形体、体积以及光色的混合体;另一方面是属于平面的线。如何将二者调和,由繁入简,又有丰富的内涵,是需要思考的问题。这不仅仅是感觉,还要理解,前者是贯彻,后者是表达。例如:同样是写生花卉,不同的人因文化背景、审美修养与习惯的不同,就会出现有人重视写实,有人重视表现。
在写生绘画与游历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任何一件绘画佳作,都需要较为独特的艺术思维、独到的审美眼光和手法来完成,在作者所采用的技艺手法中,更重要的是创作者的情绪与勇气。
董海全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