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告 | 百姓大舞台郯城县专场演出 曲艺 柳琴戏精彩不停
郯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艺术保护成果简介
郯城县隶属于临沂市,位于山东省最南端,地处鲁苏交界,素有山东“南大门”之称,是“中国银杏之乡”“中国杞柳之乡”“中国乐器之乡”“全国文化先进县”“山东省社会文化先进县”“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县”“山东省文化消费示范县”,现有1个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1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一直以来,郯城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文化工作,尤其是非遗保护工作,扎实做好普查、挖掘、整理、申报、保护系列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已建立国家、省、市、县(市、区)级四级保护名录体系,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3项,省级12项,市级28项,县级159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人,省级3人,市级(32)人,县级(105)人。2009年被山东省文化厅授予“全省非遗普查先进单位”,“红色沂蒙 非遗传承”活动获2020年度山东省非遗保护工作十大亮点工作。
节目单
节目1、开场舞《好运全都来》
舞蹈演员的服饰,根据郯城县省级非遗项目挂门笺的设计而来。
节目2、鲁南五大调《鹿乳奉亲》
鲁南五大调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流行于郯城、日照等地的传统民歌套曲,因集中流行于山东省临沂市郯城、马头一带,也称“郯马调”“郯马五大调”,包括《淮调》《大调》《玲玲调》《满江红》和《大寄生草》五个曲牌。其节奏平实徐缓,歌词高雅隽永,多以叙事形式讴歌自然风光和情谊,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被当地人誉为“咱老百姓的雅歌细曲”。此曲根据《二十四孝》之一“郯子鹿乳奉亲”的故事创作,讲述的是春秋郯国(今山东郯城)国君郯子如何冒着生命危险前往深山混入鹿群取鹿乳来奉养双亲治疗眼疾的故事。
节目3、男女对唱《五只小船》
《姐儿妞》是流传在郯城的民间系列小曲的统称,现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多表达青年男女对自由婚姻的追求和贫苦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着积极的意义,很受群众喜爱。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五只小船》,新中国成立后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2022年新编郯城民歌《五只小船》在央视戏曲频道《一鸣惊人》栏目播出。
节目4、曲艺联唱《古郯颂》
郯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东夷文化的发祥地、“春秋三圣”之一郯国国君郯子的故里,“孔子师郯子”“郯子鹿乳奉亲”的故事被传为千秋佳话;以孙膑、庞涓斗智斗勇闻名世界的齐魏马陵之战,就发生在郯城境内的马陵山;元代著名戏剧家关汉卿的杂剧《窦娥冤》中窦娥原型即为汉代东海孝妇;中华徐氏始祖陵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是古徐国文化发祥地。汉相于定国、薛宣,儒学大家匡衡、王朗,南朝著名无神论者、天文学家何承天,杰出诗人徐陵、鲍照、何逊等,都曾为华夏文明增添了璀璨的光彩。
节目5、古装柳琴戏《窦娥冤》
柳琴戏是山东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旧称“拉魂腔”,清朝乾隆年间起源于郯城县,流布于鲁苏豫皖接壤地区,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其曲调流畅活泼,唱腔优美动听,节奏明快,剧目丰富,表演质朴,是鲁南苏北人民最喜爱的地方戏,此剧根据郯城县省级非遗项目“东海孝妇传说”创作而成,元代著名戏剧家关汉卿的杂剧《窦娥冤》中窦娥原型即为汉代东海孝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