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蓓蕾艺术工作站”校园展演展示活动东营、潍坊、淄博站精彩上演
为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不断提高青少年文化素养、坚定文化自信,创建全国青少年美育示范基地,10月18-20日,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山东省文化馆负责开展的2023年“蓓蕾艺术工作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展演展示活动,又来到东营、潍坊、淄博。山东省文化馆副馆长王芹为东营市河口区河安小学、潍坊市坊子区第二实验学校、淄博市博山区第一中学“蓓蕾艺术工作站”省级示范点授牌,并开展文艺演出、非遗展示体验、书画专家现场创作与授课等活动。
10月18日,山东省文化馆、河口区文化馆的文化志愿者走进河安小学,与学生们共同带来了精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艺节目。寓言故事《书生与狼》用快板书的形式讲述出来,告诉人们要明辨是非,时刻保持警惕和勇敢的心态。河安小学合唱团带来了宋代女词人李清照词作改编而成的歌曲《声声慢》,孩子们温暖美好的声音描画出一副岁月静好的温馨画面。戏曲《春蚕到死丝不断》《见多少王孙公子骑骏马》、相声《八扇屏》等精彩节目不断上演,用不同形式表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风采。来自山东省文化馆的书画家们现场授课、零距离进行教学指导,学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此外,河口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明德剪纸、黄河口糖艺、黄河澄泥印等优秀非遗代表项目也来到了校园。通过作品展示,现场制作、非遗体验的方式,让学生们在近距离欣赏非遗特色的同时,沉浸式体验和了解非遗传统文化。
10月19日,潍坊市坊子区第二实验学校文化连廊人潮涌动,学生们被非遗传承人手中绝妙的工艺品深深吸引,沉浸式体验了潍坊核雕、潍坊刺绣、潍县砸铜、安丘木版年画、潍坊孟氏面塑、老猫花灯等10多项非遗项目,在实践操作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引发思考与探索的兴趣。上午10点,授牌仪式之后文艺演出正式开始。坊子区第二实验学校的孩子们带来的舞蹈《吃水不忘挖井人》首先拉开帷幕,快板书、川剧变脸、相声、武术表演、二胡独奏等轮番上阵,精彩纷呈,引来观众席上的同学们掌声不断。活动当天,学生们不仅观赏了一场高质量、高水平的文艺演出,还观看了来自省市文化馆的多名书画家现场作画,并为学校的学生们赠送了美术、书法作品。
10月20日,文化志愿者又来到淄博市博山区第一中学开展活动。 博山一中的学生们带来了精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节目。曲艺社团带来的快板书《天安门广场看升旗》表达了无数华夏儿女对党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合唱社团表演了优美抒情的《如梦令》;戏曲串烧《国粹神韵》将脍炙人口的戏曲名段串联,酣畅淋漓;相声《孝乡美食家》用幽默诙谐的方式赞美了家乡的博山美食。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走进博山一中,淄博刻瓷、淄博剪纸、青岭内画鼻烟壶、锯瓷等非遗项目,令学生们大开眼界,领略着博山传承千年的非遗风采。另一边,书画家与学生们共同切磋技艺,交流经验,并赠送墨宝。
截至目前,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已在全省建设1600余所“蓓蕾艺术工作站”,开展进校园和艺术普及活动3万多场次,惠及学生1200万人以上。
山东省文化馆党总支书记、馆长、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赵新天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广大青少年心中播下传统文化的种子。下一步,山东省文化馆将继续发挥文化馆在推进青少年美育工作中的资源优势,让传统文化和现代学校教育贯通、与学生成长过程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