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文化馆老年大学召开“新任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月”活动总结会议
11月8日下午,山东省文化馆老年大学召开“新任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月”活动总结会议,山东省文化馆非遗中心负责同志、新任教师、督学、教研室主任、校区办全体成员参加会议。
校区“新任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月”活动于9月中旬至10月中旬开展,旨在提升校区新任职教师教学能力和规范化水平,通过到老教师班级跟班听课、撰写心得体会、开展二三课堂活动等方式,力促新任教师熟悉老年教育特点,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丰富课后活动形式。
本次会议总结了一个多月来工作人员进班听课情况、新任教师向老教师跟班学习情况、新任教师组织学员到社区与中小学开展二三课堂情况、学员反馈情况等;3名新任教师汇报了学习心得体会与下步教学打算;老年大学督学和教研室主任向新任教师传授了教学经验,提出了教学要求。
省文化馆非遗中心负责同志对校区办积极引进非遗专家授课、努力提升非遗专家教学能力、推动非遗文化在老年教育中传承表示充分认可和衷心感谢,勉励非遗专家虚心请教、教学相长,让更多的非遗技艺在老年大学开花结果。
山东省文化馆老年大学校区办负责人表示,一是高度重视新任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开展新任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月活动,就是给新任教师一个提升教学的机会,一个交流切磋的环境,一个展示技艺的平台,让老师们更好地身入、心入、融入老年教育。二是新专业进一步凸显了办学特色。校区应学员们的要求,第一次开设形舞提高班,今后将会展现出更多精彩的学习成果。同时,文化馆校区是以传统文化为特色的校区,新开设的两门非遗课,丰富了校区的课程,吸引了社区、中小学到校观摩学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济南市民生大街小学开展的“非遗大集进校园”活动,邀请两位非遗老师和学员现场展示作品,在来宾和中小学生强烈要求下,部分作品进行了义卖,义卖所得善款也都捐助到社区的公益基金里。这些活动凸显了办学特色,扩大了办学影响。随着老师教学的不断深入,学员作品的不断丰富,校区的知晓度、美誉度将会更进一步提升。三是应久久为功,建立长效机制。“教学能力提升月”是个开始,提升教学水平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各位老师应把创作作品时精益求精的精神同样用在教学上,把怎么讲学员好懂,怎么说学员爱听,怎么能让学员能看明白研究透彻。把每节课打造成为一个作品,乃至一个精品。教学是个“教学相长”的过程,老师们根据教学中的体会进行改进提升,再把新的技艺和方法用到教学中,如此循环往复,教学能力和技艺水平就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