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长有话说:“人民的终身美育学校·馆长说”活动举行
5月19日至26日,是2024年山东省“文化馆服务宣传周”。20日上午,16市文化(群艺)馆馆长共聚济南,参加了由山东省文化馆主办的“人民的终身美育学校·馆长说”活动。
活动以现场分享会的形式,围绕“文化馆:人民的终身美育学校”主题,邀请各级文化(群艺)馆馆长共话美育工作优秀经验和美好前景,其中济南市、青岛市、淄博市、烟台市、济宁市、滨州市文化馆作重点发言。济南市文化馆通过建立“一种思维引领、两大品牌牵引、三个平台支撑”的美育工作机制,打造全民、全域、全时、全龄的终身美育学校;青岛市文化馆以资源整合为切入点,介绍了依托“快乐假期跟我学”品牌活动开展青少年美育工作的新路径;淄博市文化馆从“美育+新空间模式”“美育+数字化传播模式”“美育+文化主理人模式”三个方面,探讨了文化馆在发挥全民艺术普及美育资源优势方面的积极探索;烟台市文化馆立足城市特色,打造“面朝大海·向阳而美”“四位一体”美育创新项目吗,擦亮城市文化底色;济宁市文化馆突破区域限制壁垒,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多举并措开办特色美育课堂,提高场馆利用率,构建立体式美育空间;滨州市文化馆通过建立“1+2+3+N”多维互促的矩阵式美育关联协同机制,增加了本地青少年艺术教育资源与服务的多元供给,为“人民的终身美育学校”理念目标提供了地方经验和案例参考。其他各市馆结合各自工作实践,分享了美育工作创新实践与工作思考。
活动最后,省文化馆党总支书记、馆长赵新天作总结发言。她认为,今年是全国第二个文化馆服务宣传周,回看首届,诸多的进步与变化让人振奋:首先是文化馆的政治性更加突出,服务群体更加宽泛,服务应用场景越来越多,沉浸式、体验式服务成为主流,文化馆已逐渐变成群众文化工作攻无不克的“特战队”。今年全国文化馆服务宣传周主题为“文化馆:人民的终身美育学校”,也为“去文化馆干什么”提供了一个明确的答案。近年来,“河和之契”——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非遗月系列活动、胶东五市“二月二起长龙”系列活动、“六省十市红色经典”系列活动等,都表明全省文化馆系统不满足于本地“闷声拉车”,更多的是向高处瞭望,将目之所及的优质资源汇集在一点、一处、一片。齐鲁大地155家县级以上的文化馆,合力编织成一张公共文化服务的大网,互联互通,互相协作,区域联动,强有力的保障了群众的文化艺术需求。
四季轮转,春天复春天;丰年人乐业,陇上踏歌行,新时代的文化馆事业迎来了一个又一个春天。全省文化馆系统也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在全民美育工作中大有作为,让更多的群众走进文化馆,了解文化馆,知道这里是所有人的“美育学校”,在文化馆中感受艺术普及和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真正的“爱上文化馆”。
撰稿:杨艾鸽
摄影:高攀 亓程 杨亮
编辑:李想
审核:徐艳
签发:赵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