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给孩子们的非遗公开课”全省非遗进校园实践案例入选全省“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
近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全省“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名单,山东省文化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申报的“讲给孩子们的非遗公开课”全省非遗进校园实践案例入选其中。
此次评选活动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动非遗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培厚非遗传承普及土壤。活动共评选出30个实践案例入选全省“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名单,全面展现了近年来我省在“非遗进校园”工作上取得的显著成效。
“讲给孩子们的非遗公开课”是在山东省文化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山东非遗传习大课堂”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项目最早可追溯到2017年。自2022年开始以来至今已在全省16地市开展活动98场次共有包括多个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在内的50多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为孩子们授课指导,直接受益学生超过5000人次。
“讲给孩子们的非遗公开课”通过省市县三级联动的方式,把非遗项目送入校园,将非遗传承人请进教室,成功实现由“非遗进校园”到“非遗在校园”的深入延伸,让孩子们足不出校便能亲身体验非遗项目。“讲给孩子们的非遗公开课” 通过学习、互动等多感官全方位的体验让学生近距离接触非遗,丰富其课余生活的同时也满足了他们的精神需求,全面激活青少年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同时,从传承人角度出发,灵活的上课时间也为传承人提供了更多传承实践的机会,因材施教,达到了学生和传承人“双赢”的效果。
下一步,山东省文化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以此为契机,持续开展“讲给孩子们的非遗公开课”活动,更好地服务于广大青少年,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学生心灵,帮助青少年增强文化自信,为全省非遗保护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撰稿:霍美君
图片:非遗保护研究部提供
编辑:李想
审核:王学义
签发:王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