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会在宁波召开
2014年12月19日,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会议在浙江省宁波市召开。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杨志今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由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司长张永新主持。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文化室副主任孙雷、中国文化馆协会理事长张彦博、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主任李宏、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院长张旭出席会议。各省(区、市)文化厅(局)负责同志和社会(公共)文化处处长,省级文化馆馆长、计划单列市及副省级城市文化馆馆长,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文化局局长,国家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部分专家,约20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总结和回顾了近年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果,通报了2014-2016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审和文化馆站评估等相关工作,来自浙江省宁波市人民政府、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局、重庆市文化委员会、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甘肃省文化厅的负责同志分别介绍了各地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做法和经验。
2014年,文化部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立了由文化部牵头、二十个相关部门组成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为整合公共文化资源搭建了重要平台。部署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等三项试点工作,探索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模式、路径和方法。组织起草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等文件,近日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在会上强调,要鼓励地方、基层群众解放思想、积极探索,鼓励不同区域进行差别化试点,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这标志着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进入了全面推进的新阶段。
杨志今在讲话中强调,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制度设计,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各地文化行政部门要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统领,以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主线,以落实《意见》和《标准》为工作抓手,以完善体系、提升效能、促进公平为重点,把转变职能与强化职责相结合、加强制度设计与创新实践相结合、推进改革创新与加强基础建设相结合,在标准化、均等化、社会化、数字化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加快建立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杨志今指出,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着力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多措并举,推动《意见》《标准》的全面贯彻落实。各地文化行政部门要按照要求,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抓住贯彻落实文件的机遇,认真谋划好今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政和措施。要结合《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研究制定地方性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建立科学、规范、适用、易行的标准体系,形成符合本地特点的标准化工作模式,推动中央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二是紧抓机遇,加快推进公共文化立法进程和规划制定工作。2015年是编制“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各地要认真总结“十二五”时期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全面摸清家底,编制涵盖文化、新闻出版广电等系统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未来五年的工作重点,提出若干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和重要举措,分阶段、按步骤推动各项任务落实。三是反弹琵琶,推动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跨越式发展。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是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突破口。要根据《意见》精神,制定推进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编制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专项规划,结合贫困地区实际策划一批新的文化惠民项目,提升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四是深化改革,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创新。要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地方党委政府和文化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稳妥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各项改革,全力推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系列试点工作,总结经验、探索规律。五是把握重点,稳步推进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各地文化部门要在发挥示范作用、扩大影响、解决突出问题、总结创新经验上下功夫。加强统筹协调和过程管理,特别要在制度设计和体制机制创新上,取得具有推广价值的创建成果。加强示范区的后续建设和管理,统筹推进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项目和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六是引入市场机制,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实现路径。要把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有机结合起来,引入市场机制,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文化消费需求。要广泛开展文化志愿活动,形成文化志愿服务体系。通过改革创新,逐步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