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优质资源向基层倾斜延伸
我省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
今年,我省制定出台《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印发村级综合文化中心建设和服务标准,推进全省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建设。目前的工作成效如何?
截至目前,全省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成效突出,1826个乡镇(街道)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1814个,占总数的99.3%;78352个行政村(社区)建成文化活动室74924个,占总数的95.6%。在这其中,符合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标准的近60%。7005个省定贫困村中,已有4333个村建成综合性文化活动室,省定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活动室覆盖率达到61.86%,提前完成行业扶贫年度计划任务。
据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国琳介绍,接下来,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入关键阶段,“容易干的已经干完了,接下来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明年全省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要建成80%以上,任务更加艰巨。综合文化站运行管理工作,公共文化机构总分馆制建设,文化精准扶贫实现文化小康等工作都要重点推进。”
公共文化供给对接群众需求
想看相声小品还是地方戏曲,网上一点击,演出送到家门口;想学习书法绘画还是健康养生自己说了算,专业教师上门培训。青岛市城阳区“文化超市”惠民工程创新公共文化管理方式,将政府送文化改为群众选文化,受到群众普遍欢迎。
据青岛市文广新局社会文化处处长樊泽元介绍,以前文化下乡,都是政府送什么百姓就看什么,难免会出现演出内容和百姓喜好不符的情况。“因此,城阳区转变观念改变模式,实施订单式服务,社区居民可通过文化超市网站选择自己喜欢的文化服务项目,区文广新局根据群众订单配送服务。”樊泽元说,“这一模式得到社会的认可,并且已经逐步向其他县区、学校、企业、部队等延伸。”
青岛市李沧区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探索实施“文化点餐”服务,选出由近百个节目组成的十余台优秀文艺演出、20个种类的培训课程、20部优秀电影组成的文化菜单,利用网络、微信和文化菜单宣传册等方式,让群众挑选自己喜欢的文化活动,将文化大餐送到文化中心。即墨市开展送戏进万家活动,以市民需求为导向,组织67支庄户剧团有针对性地进行创作排演,把群众最喜爱的剧目送到每个村庄和社区。
不光是基层文化中心有了“点单式”服务,青岛市黄岛区图书馆也开始尝试对接群众需求的“你买书,我买单”模式。请市民作图书馆“采购员”,市民只要办理一张读者证,就可以到新华书店借阅图书,读完后送还到图书馆,由图书馆买单。“这项活动实现了供需双方零距离对接,一经推出即受到欢迎,短短半年读者采购的图书达到6万多册。”樊泽元说,“这些按需定供的模式,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能够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效率,提升服务质量。”
总分馆制保障公共文化资源向基层倾斜
在夏津县新盛店镇群众文化综合服务中心,趁着农忙休息的时间,村民李美萍来图书阅览室还一本玉米种植的书。工作人员用机器一扫书本上的条形码,就显示出了书籍的信息和借阅人的信息。轻轻一点,书籍就归还成功了。据工作人员介绍,通过“智能e播宝——总分馆系统”,已经实现了14个乡镇通借通还。“并且,不用交押金办理读书证,只需要用身份证和手机号,就能办理借阅。”
在德州市,“智能e播宝——总分馆系统”已经推广开来。目前有5个县市区图书馆实现了总分馆制,60个乡镇文化站图书阅览室、500个(社区)村文化服务中心图书阅览室统一安装了“移动e播宝”和“智能e播宝——总分馆系统”。读者在图书阅览室中能收到“移动e播宝”发出的无线信号,连接上信号后就能通过手机在线阅读。“移动e播宝”增加了数字资源,有效解决了农村文化资源匮乏的问题。“智能e播宝——总分馆系统”打破了原有的传统总分馆模式,将分散的乡镇文化站图书阅览室、农家书屋进行连接,实现了图书资源共享和三级流动服务,使县图书馆与乡镇文化站、(社区)村文化服务中心图书借阅实现了通借通还,为基层群众图书借阅提供了方便。
李国琳认为,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设施建设突飞猛进,但仍存在县级馆服务能力不强、县域内公共文化资源缺乏整合、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不均衡等突出问题。“公共文化机构总分馆制将解决这一矛盾,有利于整合公共文化资源、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促进优质资源向基层倾斜和延伸。”
据介绍,近期,文化部会同相关部门研究起草了《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根据国家意见精神,我省也起草了实施意见。“值得注意的是,国家意见征求意见稿鼓励和支持具备条件的学校、部队、企业的图书馆(室)、职工书屋、文化室等根据自身职能特点,在自愿原则下成为县级文化馆或图书馆的分馆。”李国琳说,“各市要结合本地情况,积极进行探索创新。在有条件的地区可探索引入社会专业机构,采取委托管理或连锁运营的方式,通过专业化服务、科学化管理,做好总分馆日常管理运行。”
公共文化服务助力精准扶贫
“一堆柳条一把剪,坐在家中把筐编,不误农田家务活,一天能挣百十元。”在郯城县庙山镇柳编农户家里,柳条经农民巧手很快变成了款款工艺品。
在庙山镇薛庄村村民王玉川家中,摆满了各种式样的工艺品,他和妻子正在家里对编好的柳编制品进行打包、封箱,贴快递单。说起他家的网店销售,王玉川一边忙活着一边说,“每天下午两三点都有快递员来取货,一次通过淘宝对外发货300多件。”
作为一种传统的手工艺,薛庄村柳编有着600多年的历史。目前,全村草柳编年销售额高达6000多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柳编“淘宝村”,带动了村民的脱贫致富。
在临沂市,像薛庄村这样的乡村还有很多。据临沂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调研员王兰峰介绍,为了推动文化精准扶贫,该市启动了“沂蒙乡村文化之星”带动行动。“对有非遗、手工艺技艺的农村文化人才,每名当选者每年补贴6000元,并明确要求管理期内示范带动20人以上成为专业户。”王兰峰说。目前,依托非遗、手工艺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传习所、加工厂、创作室等,设立了17个非遗、手工艺实训基地,每培训一名在册贫困户,由市里补助500元,已培训贫困户256名。
在文化扶贫过程中,临沂市还与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等高校合作,加强非遗衍生品的研发,通过举办各类非遗项目传承培训班,扶持带动一批文化产业示范户。如莒南县石雕石刻出口产品已发展到3000多个品种,临沭县草柳编工艺品年产值达20亿元;郯城县中国结产业份额占全国市场的70%,带动7.5万人从事生产加工。“非遗项目开发生产成为致富一方的主导产业,形成了一乡一品、一村一业的民俗产业发展格局,文化扶贫效果显著。”王兰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