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丨枣庄市峄城区抓好5件惠民实事 让群众共享文化建设成果
峄城区高度重视基层文化的发展,认真落实省、市文化部门安排部署的“文化惠民、服务群众”相关实事,让广大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积极开展“一村一年一场戏”免费送戏下乡活动。引导全区68家庄户剧团参与“一村一年一场戏”活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为鼓励庄户剧团更好地为群众开展免费送戏下乡活动,2016年10月,为全区7家在“一村一年一场戏”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庄户剧团,分别发放了价值2万元的演出器材设备。以元旦、春节、国庆节等节庆活动和普法教育、计生宣传等活动为契机,丰富“送戏下乡”活动题材,充分发挥文化凝聚人心、促进发展的作用,精心组织全区文艺团体编排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在各镇(街)、村(居)巡回演出,深受广大群众喜爱。2016年,峄城区共完成“一村一年一场戏”演出300场次,受益群众10万人。
加大“三馆一站”免费开放力度。按照省、市文化部门要求,巩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免费开放成果,扩大免费开放服务范围。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及镇(街)文化站均已实施免费开放。同时,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通过开展图书流动服务、设立村级文艺辅导点、派驻基层文化辅导员等活动积极推动文化服务活动向基层延伸。据统计,2016年,峄城区“三馆一站”免费开放服务群众近3万人次。
加快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按照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任务要求,2016年全区建设完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03个,其中包含在40个省定贫困村建设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室。目前,全区已建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06个,占全区行政村总数的60.2%。同时,抓好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更新工作,争取上级资金34.2万元,完成补充更新171家农家书屋出版物任务,其中包括40个省定贫困村的农家书屋。
为40个省定贫困村配备广场舞音响设备。在2014年为全区342个行政村广场舞队伍全部配备广场舞音响的基础上,去年7月23日,又为40个省定贫困村的广场舞队伍分别发放了一套广场舞音响设备。专门邀请专业舞蹈老师为全区40个省定贫困村的80位广场舞队员代表进行了培训。
扶持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收徒传艺。对8名(其中省级非遗传承人1人,市级非遗传承人7人)非遗传承人进行重点扶持,发放非遗传承人扶持资金1.3万元(其中,省级非遗传承人每人每年0.6万元,市级非遗传承人每人每年0.1万元)。组织非遗传承人参加省文化厅组织的非遗传承人培训班。成功申报3家市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1家市级非遗传习所,通过提供传习场所,给予传承人、民间艺人和学艺者奖励等方式进行重点扶持和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