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皮影戏非遗传承人陈守科:我有一个心愿
“3月25日,在老师的带领下,我怀着期待兴奋的心情来到省文化馆的非遗传习大课堂上,从来没有见过皮影的我真是大开眼界了。山亭皮影戏传承人陈守科爷爷给大家表演了《东游记哪吒闹海》的故事,据说后来电影电视剧改编的哪吒闹海故事原型都来源于这个皮影戏。在现场,我还亲自体验了皮影,两只手摆弄皮影都有点吃力,陈守科爷爷却能一手摆弄好几个皮影,真是厉害,我也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喜欢上了皮影戏……”。这是山东省实验小学三年级一名同学现场写下的日记。
山亭皮影戏,发源于山东枣庄山亭,以“经腔魔调、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哼哼”为特色,吸收了柳琴戏、鲁南大鼓等艺术形式和当地方言,形成独特的唱腔。
孩子们体验传统皮影艺术
山亭皮影戏非遗传承人陈守科此行也是感慨万千,他说道:“在非遗传习大课堂上,为孩子们表演原汁原味的皮影戏,将这些优秀的传统技艺展示给孩子们就像播种传统文化种子一样,我也是这么大年龄学皮影的,看到他们喜欢,就像看到传统文化继承的希望。我还有一个心愿,希望能走进乡镇、偏远地区去,与更多的孩子们去进行交流,让他们也看看我们老祖宗留下的这些好东西。”
山东非遗传习大课堂3月皮影戏专场,邀请了泰山皮影戏、济南皮影戏和山亭皮影戏的非遗传承人到现场为孩子们表演带有各自地方特色的皮影戏,每周课堂上都坐满了积极活跃、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小朋友,连站在教室外的家长朋友们都看得津津有味。
现场互动
一些家长表示,现在孩子能真正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少,省文化馆创办的非遗传习大课堂,邀请非遗传承人亲自到现场表演讲解,不仅丰富孩子的业余生活,还让他们真正接受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非遗也凝结着过去一代人美好的记忆,所以对这个课堂非常支持。
“在枣庄地区,看皮影戏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离不开的一部分。下午5点多,乡村邻里就坐满了小广场,等着看皮影戏,看到8、9点还意犹未尽的。”陈守科谈起在乡下演出的场景。“山亭皮影戏深受当地民众喜爱,现在在台儿庄古城专门设有皮影戏专场表演,每天表演8场,场场爆满,连外国人都被吸引来看。”陈守科高兴的说着。“现在家里的姐姐们又重操旧业了,准备将山亭皮影戏真正发扬光大,走到更远的地方去。”
省文化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不断创新非遗保护思路,不断用行动去践行非遗保护理念,相信在政府的支持下,在非遗传承人不断努力与创新下,我们拥有的宝贵传统文化会在下一代孩子身上传承下去并开花结果的。
4月,山东非遗传习大课堂还会继续邀请民间非遗传承人到课堂上和孩子们互动体验,精彩内容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