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至7月2日,2016“春雨工程”山东文化志愿者广西行巡演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举办。期间,30多名山东文化志愿者走进南宁市、防城港市、崇左市等地,奉献了7场独具齐鲁特色的精彩演出,受到八桂群众一致好评。
用心对待每场演出
山东文化志愿者此次广西行可用“一直在路上”来形容。7天7场演出,演员们戏言自己“不是演出便是在演出的路上”。
6月26日
6月26日下午1时许,山东文化志愿者一行抵达南宁市。在住地简单休整后,当晚6时,志愿者们便马不停蹄赶到首场演出地——南宁市民歌湖水上舞台走台。拷贝音乐、调试话筒、化妆……演员们一丝不苟地准备吸引了诸多当地市民驻足。带队前去的山东省文化厅公共文化处调研员吴红叮嘱演员们,首场演出一定要让南宁民众感受到山东群众文艺的魅力。
在南宁的演出准备情景是山东文化志愿者广西行的缩影。7天时间里,用心对待每场演出是每位山东文化志愿者牢记在心的念头。
6月27日
6月27日晚,2016“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广西行暨第八届“魅力北部湾”(防城港)系列群文活动在防城港市举办。当天下午,刚刚赶到防城港市的山东文化志愿者不顾旅途劳累,草草吃罢午餐便来到活动举办地走台。6月末的防城港市天气湿热。为不影响舞台演出效果,当晚有上台任务的山东文化志愿者早早化妆完毕在后台等待,部分演员连晚餐都没来得及吃。
山东文化志愿者徐明哲、田发红,此次广西行带去了相声节目。6月27日晚10时演出结束后,他们来不及休息便回宾馆准备第二天的节目。
6月28日
6月28日早8时,2016“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广西行走进防城港市西湾海警码头,徐明哲、田发红再次上台演出。溽热的天气让两人很快便汗流浃背,等十几分钟的演出结束,他们的上衣已经湿透。“不要紧,看到台下武警官兵的笑容,我吃点苦不算什么。”下了台的徐明哲一边擦汗一边说。
观众掌声是最大褒奖
“没想到今天的节目这么精彩,这一趟算没白来。”6月29日晚,齐风鲁韵大舞台——山东文化志愿者走进江州活动在崇左市江州区丽江文化广场举办,看完演出的江州民众刘伟贤一个劲儿鼓掌。他说,山东的吹打乐、杂技、琴书等节目都是第一次看,感觉非常新鲜。
山东文化志愿者广西行期间,刘伟贤的观点代表了诸多观众的心声。北方特色浓郁的山东文艺节目,令当地民众耳目一新,兴趣浓厚。
“鲁西南吹打乐”
鲁西南吹打乐是极具山东特色的文艺形式,乐器包括唢呐、锣鼓、笙等,曲调风格粗犷,在北方民间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此次广西行巡演,山东精心挑选了曾荣获第九届群星奖的鲁西南吹打乐团队,为八桂群众演出了《唱大戏》、《齐鲁情》等节目,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山东杂技”
山东杂技曾多次到国外演出,是我国对外文化交流选择较多的节目。在广西巡演期间,济南市杂技团文化志愿者陈丹丹、陈杰表演的《晃圈》,以高难度的动作、精湛的技艺赢得一片叫好声。为保证演出期间不出现瑕疵,陈丹丹、陈杰每次演出前都仔细检查场地,并反复走台排练,确保能让观众欣赏到原汁原味的山东杂技。
“观众的掌声是对我们最大的安慰和褒奖。”山东省文化馆馆长王衍良说,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文艺形式。我们参加“春雨工程”文化志愿者活动,必须有最精彩的节目奉献给观众,让他们在家门口看到一流水平的山东群众文艺节目。
盼望交流互鉴日益增多
“内地与边疆地区的文化交流,对双方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期待有更多交流机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公共文化处处长黄松认为,山东文化志愿者广西行带来了精彩的文艺节目,丰富了当地的群众文化生活。同时,也为双方群文工作者互相交流学习、提升演出水平搭建了平台。
防城港市市委常委、副市长赵强表示,“春雨工程”是文化志愿服务的先行者,对丰富边疆地区群众文化生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有积极作用。
在广西期间,八桂大地南方特色浓郁的歌舞等文艺形式也给山东文艺志愿者留下深刻印象。王衍良说,广西素有“歌海”美誉,民族歌谣等很有特点。若能将山东的地方曲种与广西民族歌舞结合,相信会有非常棒的演出效果。
作为此次“春雨工程”的亮点活动,山东文化志愿者在广西还演出了“古琴·萧与弦乐”、男女声独唱等节目。期间,部分演出还邀请了广西当地群众文艺团队加入。双方你方唱罢我登场,为八桂民众送去了兼具鲁桂民风的文艺盛宴。
在防城港市西湾海警码头演出期间,边防官兵冯哲明连连称赞山东节目“接地气”。“部队的环境相对封闭,现场看文艺演出比看电视好很多,民俗的、大众的我最喜欢。”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警二支队政治处主任罗启胜说,此次慰问驻防武警活动,体现了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国防建设的重视以及对部队官兵的关怀。“春雨工程”进军营,是加强部队警营文化建设的重要补充,有利于深化警地文化交流,舒缓舰艇官兵的工作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