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华章迎国庆,多彩非遗伴您行”非遗专题系列——泥塑兔子王非遗体验活动
10月4日上午,适逢中秋刚过,为加深青少年群体对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的文化认同,促进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山东省文化馆在望山阁举办了“盛世华章迎国庆 多彩非遗伴您行”非遗专题系列——泥塑兔子王非遗体验活动。
望山阁内,一只只白面红唇,兔面人身,外披红袍盔甲,手持捣药棍儿,后插背旗,威严中透着俏皮,憨态可掬,摇头晃脑“兔子王”正在桌上等待着学员们的到来。省文化馆此次邀请的是泥塑兔子王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周秉生老师,带领学员们一起体验制作泥塑兔子王。
课堂上,周秉生老师耐心细致地为学员们讲解执笔、上色的细节,小学员们听得认真,画得仔细,不一会儿,一个个形态迥异的兔子王在小学员们的手中呈现出来,非常可爱。据周老师介绍,相传,古时中秋时节,怪病肆虐济南,百姓深受困扰。玉兔噙了药饼来到济南,把药饼捣碎并投在七十二名泉中,流遍了整个济南城。喝了泉水的百姓很快痊愈。为感念神兔,济南百姓每逢中秋佳节,便会供奉泥塑“兔子神”,后来逐渐演化为“兔子王”。因此,供奉“兔子王”也成了济南中秋习俗的重要事项,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个习俗已然不再,但“兔子王”却成为济南传统文化中的一张名片。
一上午的体验时间很快过去,小学员们意犹未尽,围着周老师问各种各样的问题,周老师逐一耐心解答,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把传统文化的种子深埋在这些祖国花朵儿的心中。在节庆假期期间,山东省文化馆通过开展此类非遗体验活动,促进了非遗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承与发展,使“非遗”成为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将美育与德育通过青少年喜爱的方式渗透在国民教育体系之中,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的同时,进一步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弘扬,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