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吉大利迎新年,齐鲁文化台湾行”活动回顾
一、“大吉大利迎新年,齐鲁文化台湾行”活动会议在山东省文化馆召开
2017年1月3日下午,“大吉大利迎新年,齐鲁文化台湾行”活动会议在山东省文化馆召开。省文化厅副厅长王廷琦、省台办副主任曹晓武、省文化厅对外文化联络处处长文善常、省文化馆馆长王衍良等领导出席会议。

会议对此次文化交流活动的内容安排和注意事项做了详细介绍。1月4日,山东省文化交流团和非遗展演团,石刻艺术展团共27人赴台参加此次文化交流活动。

活动将于1月7日在台湾南投县虎山艺术馆开幕,本次活动由“精彩非遗闹新春——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大空王佛——山东北朝摩崖刻经拓片展”和“大哉孔子——圣像圣迹图展”三部分组成。对于增进两岸民众的相互了解,推广齐鲁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济南大雾航班延误,山东非遗展演团辗转赶到台湾南投紧张布展
由于1月4号济南机场连续大雾天气导致航班变动,山东非遗展演团为保证如期开展,从济南辗转烟台飞往桃园,于1月5号深夜赶到南投。
全体团员不顾旅途劳累,今天上午已经在南投虎山艺术馆展开紧张的布展工作。

非遗展演团布展现场
三、南投县政府热烈欢迎山东非遗展演团
1月6号下午,山东非遗展演团一行人来到南投县政府,南投县副县长陈正昇代表县政府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王廷琦与台湾南投县副县长陈正昇会晤。

山东非遗展演团为台湾同胞展示赠送有特色代表的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后,王廷琦副厅长与南投县文化局局长林荣森会晤,就本次文化活动进行交流。
大家还一起参观了当地的竹艺博物馆。
山东非遗展演团与南投县政府共同期待“大吉大利迎新年,齐鲁文化台湾行”活动圆满举办。
四、山东非遗展演团向台湾建国科技大学院长夫妇赠送作品
1月6号下午,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陪同台湾著名艺术家、建国科技大学专任教授兼美术馆馆长许文融伉俪参观“大吉大利迎新年,齐鲁文化南投行”的前期布展情况。
在现场,山东非遗展演团的艺术家周胜克为院长现场制作剪影作品,年画艺术家杨乃东赠送年画给院长夫妇。
五、“大吉大利迎新年,齐鲁文化台湾行”在台湾南投隆重开幕
两岸一家亲,欢乐迎新年。为共同欢度2017年春节,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山东省海峡两岸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与南投县政府文化局合作举办的“齐鲁文化台湾行,大吉大利迎新春”开幕活动于1月7日上午在南投县虎山艺术馆隆重举行。
南投县政府副县长陈正昇、民意代表许淑华、南投县政府文化局局长林荣森、南投县文化资产学会理事长梁志忠、南投县山东同乡会理事长李明倡等南投县民众参加开幕式,许多台中、台北、台南等地人员也专程赶来参加这场文化盛宴。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王廷琦、山东省台办副主任曹晓武、山东省文化馆馆长王衍良等率山东省文化交流团和非遗展演团、石刻艺术展团出席开幕活动。
本次由“精彩非遗闹新春—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大空王佛—山东北朝摩崖刻经拓片展”和“大哉孔子—圣像·圣迹图展”三部分组成,内容丰富,水平较高。
南投县副县长陈正昇对山东省文化交流团和非遗展演团、石刻艺术展团前来表示欢迎。他感谢山东带来的精彩演出,并表示“大吉大利迎新年--齐鲁文化南投行”活动是南投与山东文化交流的里程碑,内容之丰富令人惊叹。这次展演活动,体现了两岸一家亲,体现了两岸合作,相信通过这次交流必将进一步增进两岸民众,特别是山东和南投两地民众的认知、了解和感情,希望以这次展演为契机,进一步拓宽两地合作的范围、内容和形式,进一步推动两地在文化、农业、旅游等方面的合作深入开展。

台湾民意代表、前南投市市长许淑华在致辞中对这次活动开展表示祝贺,非常感谢各位把这么棒的文化带到南投来,希望进一步推动南投与山东各方面文化交流与合作。

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王廷琦在致辞时首先代表山东省主办单位,对给予本次活动大力支持的南投县政府、南投县政府文化局、南投县虎山艺术馆表示诚挚谢意!并向莅会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新春佳节的美好祝福。他希望通过这次活动,不仅让南投民众体验到齐鲁文化的非凡魅力,共享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也希望为山东与南投两地文化界同仁提供交流经验、相互借鉴的平台,为共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积极贡献。

山东省台办副主任曹晓武代表山东省海峡两岸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山东省文物保护与收藏协会向“大哉孔子—圣像·圣迹图展”协办单位南投县政府文化局赠送了特别复制的山东博物馆馆藏《孔子为鲁司寇像》和办展“感谢状”,对南投县政府给予此次文化交流活动的支持表示感谢。
开幕式结束后,来宾们在王廷琦副厅长等陪同下,在虎山艺术馆户外露天广场观看了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快书、山东琴书、莱西木偶戏、唢呐独奏等项目表演。随后,陈正昇、王廷琦、曹晓武等来到虎山艺术馆内,为本次非遗展演和两个展览活动开幕剪彩。

山东琴书表演

山东快书表演

山东唢呐表演

“精彩非遗闹新春—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汇集了山东琴书、山东快书、莱西木偶戏、聂家庄泥塑、东明粮画、艺术剪纸、曹州面人、潍坊风筝、葫芦雕刻、山东民间印染花布、鲁西南鼓吹乐、锡雕工艺、杨家埠木版年画、中国结等14个山东省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6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来到现场,向台湾民众展示非遗的魅力。
本次参与展演的14个项目都是从列入保护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综合各种因素优中选优出的,这些承载着民族鲜活基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仍是齐鲁儿女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深受民众喜爱,至今流传。通过展演和与观众的互动交流,台湾观众能够近距离领略齐鲁大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采,感受其独特魅力。
此次展演在南投已于6日下午开始,7日、8日展演两天,随后于10日全天在台东县美术馆、12日下午和晚上在花莲县演艺厅继续展演,展演团还将在与台湾各团体、单位交流时安排部分节目即兴表演并在离开台湾前到桃园长庚养生村为住村老年观众专场展演,以增进山东人民与台湾民众的友谊和感情。
“大空王佛—山东北朝摩崖刻经拓片展”展出了包括东平洪顶山《大空王佛》等经典作品在内的山东北朝佛教摩崖刻经,气势磅礴,震撼人心,深受台湾观众的欢迎,特别是书法爱好者的好评。在展览现场,来自山东淄博的书法家赵长刚现场挥毫书写并送给观众,受到欢迎。
这个展览去年9月曾经在台中市展出,经中台禅寺博物馆向南投县政府文化局推荐,此次再次来台展出,而且在南投展出结束后,将在春节后在台东县美术馆继续展出。
“大哉孔子—圣像·圣迹图展”展出了山东博物馆、孔府文物档案馆馆藏的汉代壁画、画像石上的孔子像和宋代以来的孔子画像、圣迹图的仿制品。
这个展览去年9月在台北开幕以来,已经在台南崑山科技大学、高雄义守大学、屏东大仁科技大学、高雄空中大学巡回展出,观众已达万人次,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观众好评。许多学校、团体和文化机构纷纷提出续展申请。本次在南投展出结束后,也将在春节后(2月1日农历正月初五)到台东县美术馆继续展出。
虎山艺术馆所在地的南投县草屯镇光荣里里长陈武强表示,这是一个非常棒的两岸文化交流活动,很感谢来自山东的朋友,带来这么丰富的非物质文明文化表演,也谢谢南投县政府及文化局将活动带来中兴新村,谨代表光荣里全体里民谢谢大家的光临!
本次活动得到了台湾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新闻媒体的报道。新华社驻台北记者专程到南投采访报道,旺报、真晨报、旅游时报、自立晚报、台中广播等媒体派记者到场采访报道,台湾中评社也将报道此次活动。

山东是孔孟之乡,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本次活动的举办,对于增进两岸民众的相互了解,扩大中华文化、齐鲁文化在台湾的影响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山东和南投首次合作共庆春节,反映了两岸人民同根同源,都是中华文明的继承和传播者这一无可争辩的事实,也体现了两岸人民希望扩大交流、增进感情的美好愿景。
六、精彩非遗闹新春--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团于台东美术馆紧张布展
“精彩非遗闹新春—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团在南投县虎山艺术馆展演圆满结束后移师台东,经过近8个小时的旅途到达台东。
1月9日下午,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团在台东美术馆紧张布展。

环境优美的台东美术馆

山东省文化馆王衍良馆长和王芹主任与台湾台东美术馆工作人员接洽商讨布展事宜。

布展现场紧张有序
“精彩非遗闹新春—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于1月10日上午在台东美术馆开展。
七、“精彩非遗闹新春—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在台湾台东巡演
两岸一家亲,非遗闹新春。为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文化交流,由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山东省海峡两岸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主办,山东省文化馆承办,南投县政府文化局、台东县政府文化处、花莲县文化局协办的“精彩非遗闹新春—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于2017年1月6日起在南投、台东、花莲三县开始巡演。展演团圆满结束在南投的展演后,1月9日下午赶到台东继续展演。
1月9日下午,台东县县长黄健庭会见了山东来宾,他对山东交流展演团来访表示欢迎,对台东与山东的“东东合作”表达了美好的祝愿。他还表示,将不断拓展两岸两地合作的内容,不断丰富两岸两地合作的形式,进一步推动两岸两地加强合作和交流。

台东县县长黄健庭(图左)会见山东省文化馆馆长王衍良(图右)

山东省台办副主任曹晓武(图右)向台东县县长黄建庭(图左)赠送礼佛图
山东省台办副主任曹晓武、山东省文化馆馆长王衍良表示,山东和台东血脉相连,心灵相通。山东省将紧密结合山东文化资源禀赋,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找准山东与台东两地文化交流的结合点,积极搭建平台和载体,推动山东更多的非遗展演、文物展示、艺术表演等走进台东,也邀请台东的本地特色文化走进山东,让更多的人了解台东、认知台东,加强两岸两地交流。
1月10日,“精彩非遗闹新春—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在台东县美术馆举行。

黄县长表示,山东省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多项传统文化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所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我们台湾所说的“无形遗产”,非常高兴能够欣赏到来自山东省的演出,也希望双方能够逐步落实友好关系,未来有更深入的交流互动。

台东县县长黄健庭参观非遗展览
山东省台办副主任曹晓武说,“台东是台湾的山东,我们是大陆的山东,双山东应该要有更紧密的交流才对,今天所带来的都是大陆一流的文艺工作者演出,除了表演外,大年初五也将安排在台东艺文中心展出“大哉孔子—圣像·圣迹图展”,将有难得一见的孔子圣像、圣迹图,欢迎台东乡亲要把握机会踊跃前往参观。”
台东县县长黄健庭夫妇参观非遗展览

台东县健康家庭文教基金会、台东县大自然油画协会、台东县清溪文艺学会、台东县娜路弯大饭店负责人,台东县老人会,台东县立宝桑小学、台东市狮子王幼儿园、台东县新生幼儿园的学生及台东县各界民众近千人观看展演,场面非常热烈,很多人表示,第一次现场领略齐鲁大地这么丰富的文化资源,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希望以后能经常看到这样的演出。
台东县山东同乡会理事长张荣生表示:看到家乡人带来这么好的节目,心情十分激动,下一步将发挥自身优势,为山东和台东进一步加强交流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此次“精彩非遗闹新春,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汇集了山东琴书、山东快书、莱西木偶戏、聂家庄泥塑、东明粮画、艺术剪纸、曹州面人、潍坊风筝、葫芦雕刻、山东民间印染花布、鲁西南鼓吹乐、锡雕工艺、杨家埠木版年画、中国结等14个山东省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5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随团赴台参与本次交流活动。
山东民间印染花布、杨家埠木版年画、中国结等项目的传承人在现场进行了精彩的展演展示,并与观众进行互动,受到了热烈欢迎。
山东快书《武松打虎》

木偶剧《梁祝》

山东琴书《偷年糕》

山东唢呐独奏《一枝花》
李东风为前来参观的老人加演山东快书
此次活动得到了台东县政府和县文化处的大力支持和参与。通过精彩的展演使台湾民众近距离领略齐鲁大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采,感受其独特魅力。
10日中午,台东县工业发展投资策进会与展演团举行交流餐会,对活动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并就下一步加强交流合作进行了探讨交流。
活动在台东美术馆结束后,展演团又来到-台东娜路弯酒店会堂,面向100多位参加人员进行非遗展演。董事长林焱煌夫妇隆重接待,现场气氛热烈,李东风先生和杨珀女士分别表演了山东快书、山东琴书等精彩非遗节目。
活动最后山东省文化馆馆长王衍良代表非遗文化交流团赠送了礼物。
台东县政府和山东省有关部门确定,在春节后(2月1日农正月初五)再在台东县艺文中心联合举办“大哉孔子—圣像·圣迹图展”和“大空王佛—山东北朝摩崖刻经拓片展”,进一步扩大和促进山东省与台东县在文化等领域的“东东合作”。
八、“精彩非遗闹新春—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在台湾花莲布展
两岸一家亲,非遗闹新春。为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文化交流,由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山东省海峡两岸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主办,山东省文化馆承办,南投县政府文化局、台东县政府文化处、花莲县文化局协办的“精彩非遗闹新春—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于2017年1月6日起在南投、台东、花莲三县开始巡演。“精彩非遗闹新春—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于1月6日至8日在南投,1月 10日在台东美术馆展出后,受到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1月12日来到花莲县展出。
1月11日上午,山东非遗展演团抵达花莲县。花莲县总工会理事长陈玉村热情接待了山东非遗展演团,山东同乡会理事长王作民陪同出席了接见活动。

花莲县总工会理事长陈玉村(右2)与山东省文化厅港澳台文化事务办公室主任文善常(右1)、山东省文化馆馆长王衍良(左1)合影

花莲县总工会理事长陈玉村(右)与山东省台办副主任曹晓武(左)合影

“精彩非遗闹新春,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汇集了山东琴书、山东快书、莱西木偶戏、聂家庄泥塑、东明粮画、艺术剪纸、曹州面人、潍坊风筝、葫芦雕刻、山东民间印染花布、鲁西南鼓吹乐、锡雕工艺、杨家埠木版年画、中国结等14个山东省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5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随团赴台参与本次交流活动。
1月11日下午山东非遗展演团在花莲县文化局演艺厅进行紧张布展
随后,山东省台办副主任曹晓武、山东省文化厅港澳台文化事务办公室主任文善常、山东省文化馆馆长王衍良与花莲县文化局局长陈淑美会面并洽谈活动事宜,双方在愉快的氛围中确定了12号展演的相关事宜并预定了“大哉孔子——圣像·圣迹图展”与“大空王佛——山东北朝佛教摩崖刻经拓片展”的展览场地。
双方互赠礼物合影留念
接着,曹晓武副主任、文善常主任、王衍良馆长等一行人抵达花莲县美术馆,考察了即将在这里举办的“大哉孔子—圣像·圣迹图展”与“大空王佛-山东北朝佛教摩崖刻经拓片展”的展览场地。
在考察布展场地等工作之余,1月11日下午,在花莲县,曹晓武副主任等专程到已92岁高龄的山东同乡会前理事长曹勋彰先生家里看望,转达家乡许多老朋友的感谢和问候,并赠送孔子像。曹勋彰先生动情的回忆了近30多年来与家乡往来的感人场景,特别嘱托女儿要继续与家乡保持联系,长久不断,并郑重地将孔子像摆放在家中香案上供奉。

在花莲到已92岁高龄的山东同乡会前理事长曹勋彰先生家里看望
结束了在花莲县文化局演艺厅的紧张布展,花莲县政府秘书长颜新章代表花莲县政府傅崐萁县长隆重接待了山东省非遗展演团的全体团员,接待会期间山东非遗展演团进行了精彩的非遗表演,双方互赠礼品。
山东非遗展演团艺术家周克胜送上了精美的剪影作品,并在现场为来宾即兴创作艺术剪纸。
山东非遗展演团艺术家李东风先生与杨珀女士分别表演了山东快书、山东琴书等精彩节目。

李东风先生表演山东快书

杨珀女士表演山东琴书
“精彩非遗闹新春—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将于1月12号下午至晚上在花莲县文化局演艺厅举行。
九、“精彩非遗闹新春—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在台湾花莲巡演
两岸一家亲,非遗闹新春。为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文化交流,由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山东省海峡两岸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主办,山东省文化馆承办,南投县政府文化局、台东县政府文化处、花莲县文化局协办的“精彩非遗闹新春—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于2017年1月6日起在南投、台东、花莲三县开始巡演。继在南投县、台东县成功进行非遗展演后,1月11日,山东省非遗展演团来到花莲进行展演。

花莲县政府秘书长颜新章(图右2)、花莲县文化局局长陈淑美(图左2)、山东省文化馆馆长王衍良(图左1)
12日下午和晚上,“精彩非遗闹新春—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在花莲县演艺厅举行。花莲县政府秘书长颜新章,花莲县文化局局长陈淑美等花莲县政府各部门负责人等在王衍良馆长陪同下来到展演现场观看。
山东是祖国大陆文化大省,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山东已有剪纸艺术、古琴艺术、皮影戏等8个项目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全省共有国家级名录173项,省级名录751项,市级名录2509项。
此次“精彩非遗闹新春,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汇集了山东琴书、山东快书、莱西木偶戏、聂家庄泥塑、东明粮画、艺术剪纸、曹州面人、潍坊风筝、葫芦雕刻、山东民间印染花布、鲁西南鼓吹乐、锡雕工艺、杨家埠木版年画、中国结等14个山东省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5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随团赴台参与本次交流活动。

来自花莲县近千名民众兴致勃勃的观看了展演。唢呐、聂家庄泥塑、潍坊风筝等项目的传承人在现场进行了精彩的展演展示,并与观众进行互动,受到了台湾民众的热烈欢迎,获得了高度评价。原籍潍坊的曹勋彰先生长期从事教育工作,他12日下午在女儿陪同下专门到花莲县演艺厅观看家乡来的非遗艺术展演,并与展演团中年龄最大的张继胜和潍坊老乡郭洪利等亲切交谈、合影留念。
曹勋彰先生到花莲县演艺厅观看家乡来的非遗艺术展演,与山东艺术家合影

精彩非遗展览吸引现场参观者驻足
山东快书传承人李东风客串了当晚展演的主持人,并为大家送上了一段16分钟的精彩山东快书表演——《武松打虎》。由于非遗展演团的精彩演出获得了花莲民众的热烈欢迎,原本预定半小时的表演时间延长至一小时四十五分钟。非遗展演团的艺术家们集思广益,配合默契,为现场观众送上了一场丰富多彩的非遗展演。

山东快书传人李东风(图右)现场主持

山东快书传人李东风表演山东快书《武松打虎》

山东琴书传人杨珀为花莲观众奉上两段精彩的琴书表演

精彩的山东唢呐表演了两段

颜新章秘书长表示,非常高兴看到这么精彩的展演,前期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两地合作交流特别是文化交流取得了显著成效;山东花莲心连心,有广阔的合作前景。希望以此次展演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两岸两地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不断书写两岸两地共同发展新篇章。

花莲县政府秘书长颜新章发言
花莲县山东同乡会理事长王作民表示,看到家乡人,看到这么原汁原味家乡情的演出,心情十分激动,希望以后能有更多来自家乡的文化演出,同时也会积极为推动山东与花莲的合作做出贡献。
非遗展演团艺术家上台与现场观众互动
山东木偶剧表演
山东非遗展演团的精彩演出获得了花莲观众的热烈欢迎,博得了满堂喝彩。观众们纷纷登台与非遗展演团的艺术家们进行互动,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
通过这次精彩的展演不仅使台湾民众近距离领略齐鲁大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采,感受到其独特魅力,也进一步扩大和促进山东省与花莲县在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密切了两地民众的亲情和联系。
展演团还将在与台湾各团体、单位交流时安排部分节目即兴表演并在离开台湾前到桃园长庚养生村为驻村老年观众专场展演,以增进山东人民与台湾民众的友谊和感情。
十、山东非遗展演团走进桃园长庚养生文化村 “大吉大利迎新年—齐鲁文化台湾行”圆满结束
两岸一家亲,欢乐迎新年。为共同欢度2017年春节,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文化交流,由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山东省海峡两岸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主办,山东省文化馆承办,南投县政府文化局、台东县政府文化处,花莲县文化局合作举办的“大吉大利迎新年—齐鲁文化台湾行”活动于1月7日在南投县虎山艺术馆开幕,山东非遗展演团辗转南投、台东、花莲,1月14日在桃园长庚养生文化村圆满结束。
1月14日上午,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团最后一站来到桃园长庚养生村,为这里的老人和员工带来新春祝福和精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
山东非遗展演团与现场老人热情交流

山东非遗展演团中国结传人沈静为长庚养生村老人展示中国结的魅力

山东非遗展演团非遗风筝传人郭洪利为长庚村老人展示风筝制作

山东非遗剪影传承人周克胜为现场老人剪影做纪念

山东非遗剪影艺术家周克胜说道:“两岸一家亲,今天我认证了。在长庚养生村的非遗展演活动中,我遇到一个老人,与我父亲同庚,眉清目秀的,是我们山东老乡,内心掩盖不住激动之情,含泪盈眶,为他们剪了一张又一张,将家乡的念想留在这里。”

山东是祖国大陆文化大省,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山东已有剪纸艺术、古琴艺术、皮影戏等8个项目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全省共有国家级名录173项,省级名录751项,市级名录2509项。
本次“精彩非遗闹新春,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汇集了山东琴书、山东快书、莱西木偶戏、聂家庄泥塑、东明粮画、艺术剪纸、曹州面人、潍坊风筝、葫芦雕刻、山东民间印染花布、鲁西南鼓吹乐、锡雕工艺、杨家埠木版年画、中国结等14个山东省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5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随团赴台参与本次交流活动。

山东非遗葫芦雕刻展演

山东非遗风筝展演

山东非遗年画展演
现场气氛热烈

山东非遗泥塑展演

长庚村老人们观看精彩的非遗展演

杨珀女士为现场养生村老人表演山东琴书
山东非遗木偶剧表演

长庚养生村为山东省文化馆颁发“感谢状”
长庚养生村负责人倪同芳表示:“养生村特别感谢山东非遗展演团的到来和展演,老师们与长辈互动热烈,感谢各位国家级老师的拨冗演出,让本次在养生文化村的展演活动圆满成功。”
通过展演活动与台湾观众的互动交流,台湾观众能够近距离领略齐鲁大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采,感受其独特魅力,共享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共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积极贡献。
“大吉大利迎新年—齐鲁文化台湾行”活动在台湾的开展,也给许多人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长庚养生村活动承办人叶嘉岳说道:“谢谢山东非遗展演团将这么精彩丰富的齐鲁文化带到台湾与我们分享,也让大家感受到两岸一家亲的情谊。”
台东县山东同乡会理事长张荣生说道:“感谢此次台湾行的领导和展演团,为展演一路奔波,我代表台东同乡理监事会特别感谢大家的付出与精彩展演,给我们乡亲带来了欢乐并解了不少乡愁,希望以后还有更多精彩的文化交流活动。”
花莲县政府秘书长颜新章说道:“这次的文化交流非常成功,也希望山东非遗展演团以后经常带团到花莲进行展演交流!”
台湾花莲县的温锦洲表示,特别感谢山东非遗展演团,带来山东各位大师级老师们的精致作品,让台湾同胞们一饱眼福!非常高兴得到非遗展演团致赠的字画、中国结、泥塑和精致可爱的潍坊小风筝。同时欢迎各位大师们再到花莲展演。

山东省台办副主任曹晓武(图右)向温锦洲(图左)赠送非遗纪念品
山东非遗展演团的团员们在离开时依依不舍,十天的台湾文化展演之行,让他们在这里找到了家的感觉。看到同样的文字,听到同样的乡音,台湾人民的热情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海峡分不开他们紧紧相连的心,山东也是台湾人民的家,欢迎台湾同伴来山东泰山顶上看风景,黄河岸边听涛声,孔子故里看看字,山东人民永远热情欢迎台湾的兄弟姐妹到家乡做客。
山东非遗展演团的泥塑传人聂臣希说,这次台湾行不但使他增长了见识,认识更多的良师益友,将山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向台湾同胞展演交流,与台湾同胞结下更深的友谊,是自己的宝贵财富。
这次展演活动,得到了南投县政府文化局、台东县政府文化处、花莲县文化局的大力支持和台湾民众的热烈欢迎,也得到了台湾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新闻媒体的报道。新华社驻台北记者专程到南投采访报道,台湾中评社、旺报、真晨报、旅游时报、自立晚报、台中广播、指传媒等媒体进行采访和报道。新华网、中国台湾网、华夏经纬、你好台湾网、文化山东等许多大陆网站进行了报道或转发,扩大了活动效果。
两岸一家亲
孔孟缘·鲁台情。山东是孔孟之乡,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本次“大吉大利迎新年—齐鲁文化台湾行”活动的圆满举办,对于增进两岸民众的相互了解,推介齐鲁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时值新春佳节前夕,通过这一文化活动,将反映两岸民众同根同源、都是中华文明的继承和传播者这一事实,并充分体现两岸同胞希望扩大交流、增进感情的美好愿景。
微信号:sdswhg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济南市历下区经十一路14号
山东省文化馆始建于1957年,建馆时为山东省群众艺术馆,1965年更名为山东省文化馆,1971年更名为山东省艺术馆,2007年经省编办批准同意加挂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牌子。2013年更名为山东省文化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是山东省人民政府设立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隶属于山东省文化厅,国家一级文化馆,是全省重大群众文化活动组织指导策划中心、公共文化辅导培训中心、群众文艺作品创作及群众文化理论研究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担负着对全省各级文化馆(站)业务指导,组织开展全省导向性、示范性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开展全省各级文化馆(站)业务干部和业余文艺骨干辅导培训,传播普及文化知识,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挖掘整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职能。
